返回網站

思維本體學基礎理論解讀:實證回歸的路分為自動和主動兩種方式

2025年6月18日

思維本體學基礎理論解讀:實證回歸的路分為自動和主動兩種方式

清涼月

接下來咱們還是看書,看300頁下麵,實證回歸的路分為自動和主動兩種方式。

動回歸,也就是說不需要別人告訴你該怎樣怎樣實證,就是社會上人,自然而然的在進行實證,自然而然的回歸高級思維狀態。這個要需要掌握原理。就是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從高級思維狀態演變下來,因此高級思維狀態它的一切特徵,在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通通都存在。只不過由於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是選擇性思維作用的一種結果,是建立在選擇性思維的基礎上,因此在選擇性思維的作用下,這些特徵,不能夠完全的、穩定的、連續的表現出來,但是畢竟這些特徵能夠偶爾的表現出來。當它表現出來的時候,就會引導我們向高級狀態返回,這就屬於一種潛意識的行為,那麼潛意識中都在回歸高級思維狀態的。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本能,本能是怎樣形成的?就這樣形成的。於是我們看見藍天,不由自主的喜歡藍天。看見光,不由自主的喜歡光。我們看見那麼多人圍在那裏,你不由自主的想瞭解他們幹什麼。這都是一種潛意識的本能。我們在任何思維狀態,都有這種本能。那就是希望瞭解其他思維狀態的特徵,希望瞭解那個真相。

還有一種潛意識的本能就是什麼,我們在大街上就是眼睛到處亂看,看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關注點,形成專注。為什麼要形成專注?因為通過這種專注我們能達到高級狀態。這就是說我們在生活中具有這種本能,這種本能在引導我們進行實證。那麼在特殊的情況下,在高級思維狀態在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表現出來的特徵,能夠最大限度的、穩定的、連續的表現出來,那麼這時候,這些本能就會借助這些特徵,和這些特徵一起共同努力,然後就回歸了高級思維狀態。這就是我們要掌握一點,就是實證的其中一種方式,就是自動、自發、自然而然的實證,不需要經過學習。要瞭解這種實證它是一種偶然性的。它有不足之處,比較偶然。

在特殊情況下就可以。有的甚至就像咱們以前說過借助那種時空隧道一樣,就是突然的因素,突然展現,展現之後,然後使我們一下子進入一種狀態,有的時候還需要借助這種情況。而有的人是天生的根基比較好,也就是說高級思維狀態表現出來的特徵,在他的身上能夠最大限度的表現出來。因此人家的實證就容易的多。有的人就不行,這個特徵表現的不明顯、不連續、不穩定,所以他的實證就很難。這是自發實證就分為這幾種。咱們以前說有的人悟性高等等,等等,其實就是他的個體的差異性,這些特徵比較容易表現出來。

還需瞭解這個自然回歸它的幾個不足之處。一個就是偶然性,一個就是一個低效性,效率比較低。全世界那麼多的人,他們都在自然的實證,大街上那麼多人都在自然實證的,但失敗率是非常、非常高的,因為什麼?它完全是一種潛意識的作用,無法自主去掌握,無法準確無誤的去實證,所以是效率非常低。

再一個是經驗主義,因為依靠這種自發去進行,所以在實證過程中都是靠經驗的。舉例來說,第一個觀呼吸的人,他也是在觀呼吸中,依靠這種經驗,去體驗的過程中,慢慢的積累這個經驗的,他只知道這樣去做能得到這樣的效果,但他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就是自發實證容易形成經驗主義。

再一個,發實證,因為它是經驗主義,所以是很多人在一起形成了經驗的積累,互相借鑒這些經驗,所以它是一種積累式的發展。

再一種發展式就是一個主動回歸,就主動實證。就是瞭解實證理論,然後自己去規劃這個實證。按照自己的規劃準確無誤的去進行,這就是主動實證。無論是自發實證還是主動實證,它們都是基於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的,都必須使用我們現在的這種思維狀態的功能去進行。

使用不同功能實證,它走的路是不一樣的。我們看下麵302頁和303頁這兩個圖。302頁的圖4-5是個立體的圖;另一個圖就是顯示,通過這個圖我們就瞭解,社會上的人都在實證,上面的一個一個咱們說的是水泡一樣,冒出來的水泡樣,有的高、有的低,這些它表示什麼?就表示社會上的人都在實證,大家都像一個一個水泡一樣在向上的,在向上去發展。如果你的專注力比較強,那個水泡比較高;專注力低的話,那個水泡就比較低。如果專注力,是符合咱們的要求,就是符合實證的要求,那麼這個水泡就會一下子向上變成一個水柱和天空連接起來,也就是和高級思維狀態連接起來,這個就是選擇性專注。這個水柱就相當什麼?就是置心一處。咱們說“置心一處,無所不辦”,這就是這個連接的柱,它代表的就是選擇性注意發展成了選擇性專注。一定條件下發展成選擇性專注了。這個立體圖就是,記住這個立體圖,然後到社會上就不會去埋怨社會上人不實證了,大家都在實證了,都是在向上冒這個泡的,不一定哪一天,這個水泡就一下子通到天上了。

那麼咱們看這個面圖,側面圖是講這個兩種思維功能它實證的路線。實證路線是不一樣的。

先看普遍性留意。遍性留意是一種很穩定的一種狀態。只是它連續性不強,但它的穩定性比較強。因此它是普遍性留意的實證發展,看那個虛的箭頭F,它是直接指向潛意識的選擇性專注的,也就是直接指向高級狀態的。這就是使用普遍性留意,因為它是一種潛意識,所以它的發展,我們只需要把它發展成潛意識專注就可以,它和選擇性注意實證路有點不同。

選擇性注意實證的路,這中間的變化比較大,但選擇性注意操作上容易操作;但普遍性留意的操作,不容易操作,它需要一個過程。因為什麼?普遍性留意它想形成潛意識專注,形成專注,那麼它必須通過排除散亂心,就是排除有意識思維,排除選擇性思維,通過這種方法才能夠形成專注,但它無法自己主動的直接形成專注,這一點和選擇性注意不同。選擇性注意是可以自己主動,也就是我們可以主動去形成專注。

那麼選擇性注意怎樣主形成專注?那就是在觀察對象上下功夫。這種方法是充分利用我們平時在潛意識中希望形成專注這個特徵去進行實證的,我們平時在生活中眼睛到處亂看,目的就是為了找到一個能夠形成專注的觀察點,能夠形成專注,這是充分利用這種生活經驗去進行的,所以使用這種方法就需要我們在觀察對象上下功夫,只要你設置的觀察對象很好,那麼你就能夠快速的形成專注。

因為我們具有這樣的生活驗,這種生活經驗非常的豐富,所以這個我們必須進行設置。不要一上來,馬上就去打坐。你上來打坐,在打坐的過程中,你還需要這樣設置。倒不如你是平時,多想幾種方法,你現在開始坐下來,開始設想觀察對象,你能找到非常好的這種觀察對象,你覺得這個確實能形成專注,然後你再去打坐,在坐上再這樣觀。這就對觀察對象設置,我們要做到它能夠形成專注。第二就是觀察對象的設置,要保證這個觀察對象是連續性的,能夠讓時間延長,就像咱們說觀樹葉的飄落,能讓時間無限的延長,充分的利用想像力。當你對觀察對象的設置能夠達到這兩條之後,然後你再去打坐。

當然剛開始對初學的人員去坐的時候,你不要馬上就現在去盤腿啊怎麼怎麼樣,這倒是沒必要的,因為什麼?心是最關鍵的,物質無非是一種虛幻的假相。你可以先採用隨便的姿勢坐在那裏,舒服就行,舒服是最好,然後開始觀,觀你設置的觀察對象。因為你設置的觀察對象很有吸引力,時間又能夠持久,所以就能快速的形成專注,並讓這個專注延續,連續發展,那麼你將很快就獲得突破的。

一定要牢記這一點,使用選擇注意去實證的時候,突破是非常快的。而不是像使用普遍性留意那樣,你必須經歷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一個月、兩個月,必須經歷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才能成功的。選擇性注意不是這樣的,一定要牢記這一點。並不是說實證都艱難的不得了。看很多同志的實證真的是確實是非常、非常艱難,其實是入定根本就沒有這麼難的,一定要考慮一下,該怎樣使用選擇性注意去實證,怎樣快速去突破。這就是對選擇性注意的使用,我們一定要重視。作為一個居士來說,你沒有那麼多的零散的時間、清閒的時間,你使用普遍性留意去實證,可以說失敗率是高的很,不要寄希望於你的確能夠使用普遍性留意獲得經常性的突破,能夠經常進入定中,這個基本是沒有多大可能的,因為什麼?在生活中你就是習慣性使用選擇性注意,因為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處理,因此你對選擇性注意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非常熟練、經驗非常豐富,這並不是說使用選擇性注意是一件壞事,任何思維功能都不是壞事,關鍵看你會不會利用。在生活中你習慣使用選擇性注意,那麼在實證中你就用選擇性注意去進行高效的實證。那麼這時候一定要按照咱們剛才說的,集中力量去設置觀察對象,直到把觀察對象設置得你覺得的的確確能夠實證,能夠形成專注了,然後你再去打坐。不要貿然去打坐,要不然就一定是失敗的。在坐上你肯定是觀不住,本來是用選擇性注意去觀的,結果因為觀不住,慢慢的、慢慢的變成了又用普遍性留意去似有似無的觀了,那這是不可能成功的,就不要指望這一座去突破了,是不可能突破的。所以一定要先設置。設置到你有一種衝動,你覺得我一定能夠成功,我現在一定要去坐,那麼這時候再去打坐實證。同時在打坐實證的時候不要馬上搞出一個形式主義,在形式主義上下功夫,擺出一副姿勢,這個倒不需要的,一定要瞭解,形式是服務於內容的,一切物質是服務於心的,我們採用這些物質的手段都是為了誘導思維的狀態的,誘導思維進入一種高層次狀態,所以要抓住根本,在心上下功夫。不要讓物質障礙了你的實證。本來是我們要借助物質去實證,結果物質又障礙了你的實證,這是得不償失的。

只要能夠掌握這幾點,那麼使用擇性注意去實證,是一定能獲得快速的突破的。如果你使用選擇性注意去實證,一個星期還沒有入定的話,要好好檢查一下,這時候不要再繼續去實證,你要回過頭來、靜下心來想一想,究竟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因為使用選擇性注意去實證,如果你各個環節處理的比較好的話,是一個星期一定能夠入定的。如果入定不了,是肯定哪個環節出現問題了。這時候最關鍵的問題是要檢查,回過頭來自我檢查。要不然的話你還是那樣貿然實證你會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很多次。所以這個要注意這一點。

下麵咱們看304頁圖解,圖解中A是代表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這一點說明的意思就是這一個303頁拋面圖,這個實證的路線指的是在思維衍生狀態裏面的實證路線,使用這個圖是絕不可能去開悟的,不可能回歸如來藏的,它唯一的是從現在這種狀態證入禪定中,也就是我們證入禪定你需要怎樣去做,這個圖是這樣的。因為這個圖表示的,因為你使用的是普遍性留意和選擇性注意,這二者的思維功能都是作用於一種思維內容的,它是在思維內容上下功夫的,是在思維內容上進行調整的,因此這個圖是我們入定的一個路線圖,但不是回歸如來藏的一個路線圖,這個需要瞭解。

圖上的這些波浪線代表不穩定的普遍專注,對於我們經常回歸如來藏的人來說,那麼你在以後的高級禪定中,穩定性比較強。有的人沒有回歸如來藏,他只是通過這種狀態通過一定手段證入了禪定中,這時候境界是不穩定的,比如說他也能夠保持整體的心物一體狀態,但這個狀態不穩定,容易退失,這就是穩定性不強,這就是普遍性專注的不穩定性。

再一個,那個波浪線的藍色是代表執著力比較弱,柔軟心比較重。咱們製圖的時候,整體的顏色就是:紅色代表我們現在這種比較剛強、散亂的心;藍色是代表比較深沉的,因為大海的藍是代表深沉的,與如來藏相應的這種心態;綠色是代表這二者之間的過渡的狀態,代表靜,也就是由紅色過渡到綠色,過渡到這個靜的狀態,在靜的基礎上慢慢的再進入到一種藍色這種深沉的狀態。我們要掌握這三種顏色它的演變的規律。咱們各種圖都是按照這三種顏色去畫的。所以要瞭解這三種顏色代表的意思。

下麵再看B,B所代表的是在我們低級的續性思維狀態,這種狀態就是我們現在同時與我們心物一體的這種低級物質世界,用紅色去表示。

再下麵,看那個尖峰,就是水泡C,C尖峰表我們現在這種選擇性注意這種思維功能。那種比較低的尖峰是代表專注性不強,就是一般人在大街上走的時候就這樣到處亂看,是這種選擇性注意;尖峰比較高的是代表專注力比較強的,比如說科學家他們搞發明的時候非常的專注,這是尖峰比較高的這種狀態。通過C的這幾個箭頭,幾個尖峰狀,我們就看到,就是很多人就是不停在訓練那專注的,專注力有時候非常高,只不過存在一些問題,所以沒法直接連上去,只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直接成功的。哪些問題咱們上次談過了,一是他們使用身體去形成專注,在專注的時候也就是說體驗身體了;第二個就是他們思維內容的問題,思維內容容易展開複雜相續性,只要思維內容變成單一相續性,那麼他們就直接入定,也就是說你現在見到愛因斯坦,見到愛迪生,就可以告訴他們,他們在哪個地方有問題,所以沒有入定,只要把這些問題解決了,很快就入定了。

下麵再看D,D直線代表我們現在這種普遍性意,它是一種穩定的,不像那個尖峰一樣,尖峰是波浪形的,不穩定的,而D是非常穩定的,是一個直線形的,這就是說我們的普遍性留意是穩定的,普遍性留意它的最大特徵就是穩定性。但它不利的地方就是它是一種輔助的功能,所以它容易被選擇性注意破壞,也就是它的連續性達不到。那麼我們的實證你想形成普遍性的專注,也就是使用普遍性留意形成專注的話,你必須做到一點,那就是讓普遍性留意能夠形成連續,連續的時間越長越好,越穩定越好,只要它能夠達到連續,也就是穩定性能夠達到連續度比較好的話,那麼很快就會入定的。怎樣達到連續?就必須排除選擇性思維的破壞,因為它之所以無法連續是因為選擇性思維在破壞它,這就是我們必須排除走神、排除走神,不斷的排除,排除之後它就達到連續了。要瞭解它形成的原理。

然後再看E ,E是柱狀圖,就是兩種思維功能然後合二為一,形成連接兩種思維狀態的柱狀圖。這個柱就像一個管道一樣,把高低兩種思維功能連接起來了。無論我們從高級向下發展,還是從現在這種狀態向高級狀態發展都必須經過這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置心一處”。我們從高級狀態向下退的時候也必須經過這個過程,比如說我們盯住一個念頭開始展開相續性思維,必須先盯住一個念頭展開,當“心”重新進入散亂狀態的時候,無法再盯著某一個念頭展開的時候,我們就進入平時這種狀態了。只要還沒有散亂,還盯住一個念頭的話,那麼就停留在這一個管道中,停留在這個柱狀圖上。這就是我們要注意這個柱狀圖它的形成的原理。

再一個看305頁下麵,“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們有人都在潛意識中堅持不懈的努力回歸高級思維狀態”。也就是我們所有人都在實證,當你這樣去瞭解這個原理之後,你在社會生活中你就不會去埋怨人們不實證;另一個就是你會對社會上的人升起一種深深的愛心,因為他們雖然在實證,也在潛意識中這樣努力啊努力想回歸高級狀態,但非常遺憾的,他們一次一次的失敗,一生一生的空過,就是說這一輩子、這一世他們很快就又過去了,他們又要進入一種新的輪回,就一世一世這樣失敗,所以你會升起一種悲心,這樣來說你和這個世界、和社會、和外面的這些人們就不會產生一種對立,你不會有一種觀念就是“你是學佛的、你是實證,他們不學佛、他們不實證”,就沒有這樣的剛強心,能夠和生活融為一體。

下麵再看,“如果這種努力是基於選擇性專注,滿足下兩個條件就能回歸高級狀態:第一就是觀察對象形成穩定的持久的高度專注”,那麼這樣一個前提就是我們剛才說的“身體覺受消失”,你能達到這種穩定的、持久的、高度專注,那麼毫無疑問身體覺受是沒有的,這是從思維角度去談,因為心物是一體的。從物質角度談就是“身體覺受沒有”。從思維角度談就是“置心一處”,第二個是單一相續性思維,是從思維內容上去談。前面那個穩定的、持久的、高度專注,是從專注力角度談,後面的單一相續性思維是從思維內容角度去談。

再看306頁,平時人的這種思維形式。看圖4-7,維形勢對比圖:

這個圖我們要掌握,平時人思維發展的軌跡路線是什麼樣,也就是我們現在進行的實證是在思維上下功夫的,因此我們必須研究思維,把各種思維模式瞭解的清清楚楚,這樣你才能夠準確無誤的去實證,才能夠在生活中明白自己該怎麼做,要不然你是無法和生活結合起來的。

看圖中水準方向的幾個箭頭,就是從A發展到C、從B發展E,這幾個箭頭是代表我們平時的人,平時在大街上,大家都是從一個觀察對象跳向另一個觀察對象,就這樣眼睛不停的看、不停的看、不停地看,這就是A到C,B到E,這種箭頭就是跳躍性的,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來來回回的這樣發展,這是我們平時生活中。那麼B這個發展,當我們選擇B這個念頭的時候,那麼就會跟著這個念頭展開相續性思維,這個圖代表的是科學家們的發展,比如說我們盯著B這個念頭,比如做數學題,假如這B是一個數學題的話,那麼在做這個數學題的過程中。它每一步都有好幾種可能,比如說發展到第一步,第一步有幾種可能,第二步有幾種可能,我們對這些可能性進行推測、判斷,這就是說使用選擇性思維從這幾種可能性中選擇一種可能進行發展,所以B這個發展模式它是高頻率的使用選擇性思維的,只不過他是盯著一個觀察對象去展開的,是高頻率使用選擇性思維,這就是科學家們在發明的過程中雖然也很專注,但這種專注是使用高頻率選擇性思維的專注,所以他沒法成功,因為選擇性思維是我們這種思維狀態的基礎,只要你使用它就一定會停留在這種狀態。

然後看D,D這個念頭,展開這個念頭發展,這是一種走神,沒有選擇性,比如我們走神的時候都是按照我們的願望或者以前熟悉的事情,就這樣展開聯想,這中間不需要去推測有什麼可能性,怎麼怎麼的,不需要這樣的,它都是自然而然發展——意識流,完全自然的沿著熟悉的路去進行,不斷的展開。也就是說,你坐在那裏走神,很快你就能發現自己走神十幾分鐘、二十幾分鐘,有的一個小時,然後才突然發現自己走神了,這是一種意識流的方式。那麼這個方式它有一個好處就是它容易形成專注,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靜,如果是我們對這個思維內容進行改造的話,就是讓這種走神繼續延長,那麼它容易形成專注,因為走神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時間過得特別快,那麼它本身就是一種專注,只有在專注的情況下時間才是非常快的。所以走神是可以用來實證的,在實證過程中我們只要改造這些思維內容就行,比如思維內容不能是從123456這樣發展,而是改造成像後面的F一樣,前面的內容和後面的內容完全是一樣的,在這個方向去發展運作,那麼這樣就可以實證成功了。這就是利用走神。

至於說E那個念頭,E是發展到E1、E2,也就是走了一兩步後就停止了,這是我們一般人的走神,這個走神不嚴重,就是稍稍的走神走了一會馬上就發現走神了,就拐回來了,所以這個是不利於實證的,E這一個是需要排除,是不容易被用來實證的。

這就是對這幾種發展模式,我們在實證中需要瞭解。在這些發展模中比較容易利用的就是B這個發展模式,它雖然在高頻率使用選擇性思維,這種高頻率使用不利於實證,但是選擇性思維本身就是一種專注,這是候只要改變它的這種發展過程中的對各種可能性的選擇就可以,也就是對思維內容上改變就可以成功了,因為這種狀態專注力是非常強的。所以說在生活中你不要責備社會上的人都在散亂,他們在看這看那、想這想那的,但他們有一種能力就是專注,在大街上他們在到處看,他就具備這種能力,使用專注的能力。這就是在人間我們比較容易實證,這也是其中一種功能,就是容易形成專注。那麼你到鬼道的時候,就喪失這種能力,在地底下生活的這些動物們,他們也沒有這種能力,那都是嚴重的走神,是不利於實證的,所以我們說人身難得,人身難得也包括其中這個方面,這個方面就是容易形成專注。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證中的時候要充分的利用選擇性思維利用它容易形成專注這個特性去實證,也就是使用選擇性注意去實證。

使用選擇性注意去實證這也是大家作為上班人員——居士——必須掌的,這一點掌握不好的話,你的實證是不容易成功的。因為使用普遍性留意實證的話,你實證的道路是通過排除選擇性思維去成功的,這個必須是專業人員,你生活非常的悠閒,沒有那麼多的事,就像過去人說的一句話就是“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緣無事可思量”,也就是沒有那麼多的事情可去想,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普遍性留意去實證是容易成功的。但是這個條件是大家在生活中尤其是現代生活中你是根本無法具備的,大家都是匆匆忙忙的,生活節奏非常的快,那麼這時候你就要學習掌握用選擇性注意去實證,掌握該怎樣做。

只要使用選擇性注意去實證這個方法你能掌握得好,那麼實證是很容易功的。我們很多人在實證為什麼失敗,那就是不會使用這種思維功能去實證。我們在實證的時候,絕大多數都是在使用普遍性留意的,因此失敗的幾率非常非常的高。你想一下很多地方很多人在實證,那麼多人在打坐,就沒有幾個人能入定的,他們一定有共同的原因,只不過大家都是在這樣在茫然的去實證,從來不去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這樣就必將導致前面一個人摔倒了,後面一個人跟上去也要摔倒,在同一個地方無數人就這樣噗噗通通的前仆後繼的摔倒。

對這兩種思維功能的實證,我們簡單談這一點,通過談這一點,我們在生中要學會分析自己,就是說你沒事的時候你就在大街上或者你平時在辦公室,你就這樣“思考”人,“思考”人是哪些特徵、思維特徵是什麼?怎樣去利用?瞭解他思維特徵、思維功能、思維的形式,對這些深入的思考,思考之後掌握該怎樣利用。

咱們今天就談到這吧,下去之後哪些同志如果有興趣的話,或者有繪畫方面特長,就把咱們剛開始說的,幾個人圍坐在一起觀樹葉,這個可以畫成一個圖,或者你會製作動畫更好。畫成一個圖之後,然後這樣就有一個教育的意義。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是實證的時候很茫然,隨便拿一種方法根本就不去想,該怎樣做,不去想原理,就隨隨便便的去實證了,是容易失敗的。當你把這個圖畫出來之後,後來的人,他再去實證的時候,就會去思考這個圖是什麼意義,那麼他就不會去茫然去實證,而能夠先去瞭解原理。下去之後,有這方面特長的同志可以去製作一下,製作這樣的圖,通過圖去能夠教育很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