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網站

認識自我:你是誰

2024年9月5日

認識自我——你是誰

清涼月

你是誰?

第一點,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當下的思想就是你。

第二點,你的思維是遍一切處的。就是你當下能夠想到無限遠,那麼無限遠就是你,你能想多遠,多遠都是你。也就是說,你是遍一切處的。換句話說,你現在想到隔壁房間了,那隔壁房間也是你,你也在隔壁房間;你現在想到你家鄉了,你的家鄉也是你。但是為什麼你看不到隔壁房間,也看不到你的家鄉呢?那是身體的原因,是你使用了(身體)這個工具,是工具有問題,不是你有問題。假設現在不使用身體這個工具,那你一下子想到隔壁房間,馬上就看到了;你一下子想到你家鄉,馬上就看到了,也不需要你坐著火車跑這麼遠——坐火車的意義是把你的身體拉到這裏,不是把“你”拉到這裏。你一動不動的,你沒動,是你這個工具動了。

你是誰?就涉及這兩點: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你的思維是遍一切處的。

談到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它就涉及一個原理,這個原理就是心物一體,思維和物質是一體的。這個我們《基礎理論》上有,你可以通過理論學習去瞭解,然後再經過實證證到。心物一體這個原理,它的基本意義是什麼?

第一,思維具有物質屬性。你的思維具有物質屬性,比如說證到一定程度了,你想什麼事物,你想變一個東西出來,比如像濟公一樣變一個蘋果,立刻就變出蘋果。這就是思維具有物質屬性。

也許有人會問:他要是變的話,只能自己看到嗎?答案是別人肯定能看到,別人看不到那不叫變,你說你變一個東西出來,別人看不到,起什麼作用呢?這就不叫變了。本質上,這就是一個光的問題,你運用光這個功能(因為一切東西全部都是由光生成的),這個東西隨便拿出來它都是一個光,他變一個東西就是一個光形成的,一切物質由光形成的——你證入光這個狀態,掌握光的運用了,然後你自然就變了,這是意生身的問題。這是思維具有物質屬性,一切東西,用佛法來說是唯識所變,一切現象界都是唯識所變。

第二,物質具有思維屬性。就是這些物質全部具有思維屬性,它都是有思維的,換句話說,它都是人,只是它處於不同的狀態而已。也就是說,你處於現在這種狀態,現在這種狀態你能使用當下的這個身體,但使用不了它(桌子)這種狀態。要想使用它這種狀態,你就必須證入它這種思維層次。什麼思維層次?欲界定和禪定。不然的話,你就達不到這種狀態,使用不了這個桌子,你不能以這個桌子作為身體。

但是人家能,也就是物質具有思維屬性,一切物質全部具有思維屬性。這就是佛法說的:有情無情共成佛道。“有情”指的就是你的相續性思維,就是我們都處於相續性思維狀態,你認為只有我們(這種狀態)是有生命的,你認為它(桌子)是沒有生命的,對吧?那你錯了,不是這樣的。

佛法裏面講的有情無情,“無情”指的是這(桌子)。那麼,什麼是“情”?情就是相續性思維。對它們(桌子)來說是斷相續性思維的,也就是說,能斷相續性思維你才能以它作為身體。在這裏,“無情”並不是說無生命,你不要把那個無情搞錯了。有情無情共成佛道,你說無情是無生命,那不對,佛法並不是這樣說的,它是說“情”是指相續性思維,情緒化的反應,也就是你現在的喜怒哀樂悲恐驚,這些情緒狀態都是,都可以歸根到一個字,叫作“情”。情,就是情緒化的反應,就是相續性的思維。而它(桌子)是非情緒化的反應,也就是說,不能用“情”這個字來表示它,它已經脫離了“情”這種功能,達到更高層次的生命狀態了。

所以佛法才說,有情無情共成佛道。也就是說,欲界定以下的人,和那個禪定中的人(這些桌子等物品都是禪定中的人)共成佛道,最終結果就是,全部都要回歸如來藏,都成佛道,就是這個意思。這就要瞭解:思維具有物質屬性,物質具有思維屬性。還有這個對於“有情無情”的認識,也是認識自我中的重要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