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本體學的方法論
清凉月
今天咱们先谈“思维本体学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每一个学科都必须有的,方法论是基础,任何一个学科都必须有自己的正确的方法论。方法论是决定这个学科是不是成为科学的一个根本,方法论错误将直接导致结果是错误的。现在科学,物理、化学等等,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实验实证就是他们最基础的方法论。任何一个结论,任何一个推论,如果得不到实验的验证,那是无法被承认的,也就是说,在物理化学里面,在这些自然科学里面,是必须得到实验的验证,然后才能成为科学的结论。佛教也是这样的。
佛教之所以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那是因为它建立在严格的实证基础上,这种实证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无论是世界任何地方,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肤色,任何种族,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你按照它的方法去实证,那么就一定能够获得同样的结果,也就是说,不论什么样的人来实证,都一定会获得同样的结果,实验操作是不一样,但结果一定都是一样的。就像释迦牟尼走过的路一样,释迦牟尼开悟时的情景、开悟时的情况,无论任何人去实证,任何人开悟的时候都一定和释迦牟尼是一样的,只要有一点不一样,那就一定是错误的。科学就是这样的,是非常严格的,非常严谨的。不是张三开悟一个样,不是李四开悟一个样,也就是你当时开悟的心境,你开悟的情况,如果和释迦牟尼不一样,那就毫无疑问是错误的,所以一定要了解这一点。
正是由于佛教的方法论是实证,因此我们在学习中,也必须建立在实证基础上,不能空谈,实证多少说多少,在没实证到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对那些没有实证到的境界去辩论,没有意义的。这就像有一个人,人家制作了一个很好吃的饼,人家吃了人家知道这个饼是怎么的好吃,你没有吃你也在那谈论“这个饼多么好吃啊,非常非常好吃啊”,等等,这样的谈论有什么意义。所以一定要了解,佛教的方法论是实证,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同时佛教的学习也必须以实证为基础,如果不去实证,那么佛教的学习将毫无意义。
现在咱们谈方法论和方法的区别。
方法论是对很多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找出其一般性的规律,然后才得出的。佛教有很多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实证,所有这些方法通通都是为了实证,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实证的。所以佛教的方法论是实证,那么这种方法论包括很多很多的实证方法,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实证方法?因为处于不同状态的人,处于不同层次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为着不同的目的,所以他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
对刚开始实证的人,是潜意识引导下的。在不同的情况下,潜意识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去诱导,因此就会产生不同的方法。这就是佛教的实证有很多很多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有它们的特点、适用的范围、作用的目的,这些都必须掌握的。哪些方法有哪些特点,有哪些操作要点,适用于什么样的目的,适用于什么样的范围,这些都必须去掌握。如果你选择的目的地是A,到达A地,那么你就必须用和A配套的方法,要不然你将不可能到达那个地方。就像我们很多人在实证中想入禅定,但你用的方法是入欲界定的方法;而有的人想入欲界定,结果用了入禅定的方法,这些都是错误的;再比如说,有的人想开悟,但是用的是住于思维内容的方法,那你就没办法。所以你的方法必须是和你的目的是配套的,这样才可以,这就要我们对所有实证的方法,都必须了解它的原理、作用的范围、作用的目的、操作的要点,这些都必须掌握。这些如果掌握不好的话,是根本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目的的。那么,方法论的重要性,方法与方法论的区别,我们就谈这些内容。
下面咱们再谈“佛教实证的方法”。
佛教在具体的实证方法方面,一个就是观心,另一个就是相应与破坏,两大类的方法。
“观心”是作为佛教的一个最具特色的方法,也就带有本质意义的方法,因为佛教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回归思维根本状态,回归如来藏的,是为了开悟的。那么开悟的前提,就是必须住于思维本体,然后再谈得上开悟。如果你住于思维内容,那你就根本谈不上开悟了。而能够住于“思维本体”,就必须使用“观心”的方法,也只有“观心”的方法才能让你住于思维本体,所以观心是佛教最根本的方法。如果没法掌握观心,又不了解观心的意义,那么就无法住于思维本体,无法回归思维根本状态,无法回归如来藏。所以我们就要了解“观心”在佛教中的地位、它的重要性。至于观心的操作,我们在后面再谈。
下面咱们谈一下“相应与破坏”。
“相应”指的就是与其它思维状态的特征相应。每一个思维状态都有自己的特征,与它的特征相应,然后就会进入那种思维状态。
“破坏”就是破坏你所处的那种思维状态的特征,然后才能证入其他思维状态,脱离那种思维状态进入其他思维状态。
那么对于相应这种方法,在我们大家还没有证入如来藏之前,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思维衍生状态,也就是只能用于住于思维内容这种状态,是无法通过相应回归如来藏的,因为你根本就不了解如来藏的特征,所以无法通过相应去证入。
至于破坏这种方法,可以适用于思维衍生状态,也可以适用于回归如来藏。回归如来藏的前提就是,先通过观心住于思维本体,然后再使用破坏的方法回归如来藏。
这就是对于这两种方法我们要了解。尤其是相应这种方法,相应这种方法在第一次回归如来藏之前,你是不可能通过相应回归如来藏的,在以后是可以的。因为经常证入如来藏,你将了解如来藏的特征,这样以后就可以通过相应证入如来藏。也就是要了解相应和破坏这两种方法它们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