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證悟之路

    實修與美好人生:自在人生,自主健康

  • 證悟之路

    實證中我們該如何對待走神 根據清涼月老師的原理,克服實證中的“走神”需從思維狀態的本質入手,通過調整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培養覺知力及優化觀察對象等方法實現。以下是系統性解決方案: 一、走神的本質:意識與潛意識的失衡 老師指出,走神是“思維相續狀態”的典型表現——意識被動跟隨思維對象(雜念)流轉,脫離思維本體(覺知)。其根本原因在於: 1. 意識干擾潛意識:實證中過度依賴邏輯分析(意識主導),未能完成向潛意識專注的轉化。 2. 觀察對象缺乏吸引力:所選對象(如呼吸、畫面)未能契合當前思維狀態,無法形成持續專注。 3. 生活慣性未調整:日常散亂心(如刷新聞、...
    在东西方文明中追问本体(二):云应何住而生其心 学员:光明 对西方文明的追问之旅:文学->理念->宗教->哲学->科学主义 1.从文学审美到理念追寻 2000年中国加入WTO,2001年的911事件,为中国发展奠定了外部条件,由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带来的世界物质扩张周期开始,我带着一颗体验世界的心,选择了一种四处奔波的生活方式。 此时的座右铭是一部文学著作里的话:倘若人活着,不是为了纠正我们的错误,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思想和心胸,那么活着有什么用呢?你所追求的,就是你的用心所在,住于文学审美,追求的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一种情绪上美好感,以及内容上的爱憎分明,希望...
    在东西方文明中追问本体(一):我和世界 学员:光明 1.“我” 是什么? 设想一个场景:你漫步在公园里,清风拂面,鸟语花香,风景如画,你心旷神怡,深深的被吸引,徜徉其中,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此时,你在哪里?你临在风景里,你在忘我的体验着风景,你与风景融为一体,没有观察,没有主客分离,你就是风景,风景就是你。 然后,你突然醒过神来,你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存在是如此真实,不仅脱口而出:“我正在观察着这个世界”,此时,你从风景中抽离,你不再体验风景,你是你,风景是风景,你在体验着逻辑的分析,判断与推理,你通过思考与你抽象出来...
    在東西方文明中追問本體 學員:光明 一.我和世界 1.“我” 是什麼? 設想一個場景:你漫步在公園裏,清風拂面,鳥語花香,風景如畫,你心曠神怡,深深的被吸引,徜徉其中,流連忘返,不知不覺,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此時,你在哪里?你臨在風景裏,你在忘我的體驗著風景,你與風景融為一體,沒有觀察,沒有主客分離,你就是風景,風景就是你。 然後,你突然醒過神來,你深深的感覺到了自己和這個世界的存在是如此真實,不僅脫口而出:“我正在觀察著這個世界”,此時,你從風景中抽離,你不再體驗風景,你是你,風景是風景,你在體驗著邏輯的分析,判斷與推理,你通過思考與你抽象出來的...
    初读《论语》一 :为人做事,如何让自己的内心更快乐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尤其面对人际关系和各种事情,很多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感慨:做人难、做事难、不容易!怎么办?如何在做人做事时达到内心的自洽?使内心得到和谐与安宁?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恰好有一本书,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那就是:《论语》。 我以前从未正式读过《论语》,只是初中时课本里有几句,还有,许多年前读过南怀瑾老师的《论语别裁》,粗有了解,现在早已不记得其中内容,这里我对于《论语》的解读,没有借助任何其他的书籍,只是参考了书里的注释和翻译,查阅了汉典,然后用清凉月老师教给我的实证理论和我掌握的知识去理解。...
    人生的意义 — 对快乐的追求 对快乐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但对于什么是快乐和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快乐,却是千差万别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快乐往往是基于以下两点: 1. 追求刺激:不容否认的是许多人往往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对刺激的追求上,比如一件款式新颖的服装,刚穿的时候总是很兴奋的,但过了一段时间,就厌倦了,于是又开始追求新的流行;再看看社会上那些美食家,岂不更是如此,哪里刚开了一家新餐馆,尤其是这家餐馆有一道不曾听说过的菜肴时,马上就会吸引许多人。刚开始还比较新鲜,但如果经常吃、天天吃,肯定会不胜其烦的。 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对刺激的喜悦呢?这完全...
    從企業家到助教
    海歸學子入定(三)身心越來越健康
    海歸學子入定(二)正見的意義
    海歸學子入定(一)實證就是科學
    老修行分享(一)發現自己一直在盲修瞎練
    新月學長分享(三)生活變得海闊天空
    新月學長分享(二)坐上證到微觀物質的震撼
    新月學長分享(一)打坐養身要先證入微觀物質
    太極高手分享(四)打坐入定勝過吃補品
    太極高手分享(三)打坐能解決病痛才有真功夫
    太極高手分享(二)老傷在坐上頃刻解決
    太極高手分享(一)入定後的昇華
    生命在於運動 更在於專注 清涼月 “生命在於運動”是一條基本養生原則,很多人通過運動獲得了相對的健康,取得了很好的養生效果,但是,也應該看到,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也很重視運動,但運動並沒有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健康問題。這是為什麼?怎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健康問題?養生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什麼? “生命在於運動”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因為我們一般人經常生活在現在這種低層次的相續性思維狀態,這種狀態有動、靜兩種基本狀態。“靜”分為昏沉的靜、清明的靜、專注的靜,我們絕大多數人經常處於“昏沉的靜”的狀態。這是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迫於生活壓力,經常處於忙碌的工作中,...
    平等法學長入定分享 學長們 大家好: 首先要感謝清涼月老師,坐看雲起、清平學長等各位學長,下麵我彙報一下如何結緣思維本體學和修學實證情況,不當之處敬請各位學長不吝賜教。 —、人生低谷遇明師,良師益友善知識。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今年5月,我被確診為鼻咽癌中期,一時間天旋地轉、痛不欲生!當時在單位任一把手呼風喚雨、風光無限!誰想到,得此絕症錦繡前程嘎然而止,人生美好一時崩塌,回想自己一心向善,學心傳統文化修行多年,命運卻給我開此玩笑,叫我情何以堪。痛定思痛總不能等死,我一邊聯繫中山腫瘤醫院治療,一邊打聽並在網...
    更多文章
  • 入定學員案例分享

    他們或許能成為您前進的動力

    Section image

    閒之居士

    河北唐山人,75歲高中畢業,年輕時,由於先天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引起各種疾病,99年開始修習打坐,由於不得要領,沒有系統理論指導,身體稍有好轉,但並不解決根本問題,直到2020年,接觸到清涼月老師的思維本體學以後,身心迅速發生巨大改變,進入欲界定班僅15天就初步證入欲界定,感恩老師為天下眾生探索出一條自主健康,自主生死的究竟之路,以科學精神再現了偉大的佛陀時代!決心在有生之年,繼續精進實證,跟隨老師直達終點。

    Section image

    金牛座

    61年生出在內蒙古包頭市,學歷是大學工學學士畢業,1983年畢業分配到國營的企業工廠工作,1995年獲得機械工業部授予的對中國機械工業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專家。2005年國企倒閉、破產下崗到私企工作。年青時期對西遊記佛法金剛經,楞嚴經,六祖壇經等很感興趣,苦於沒有正式拜師入門修煉,一直處於盲修瞎練苦苦尋覓中,直到2022年八月底正式報名線上學習思維本體學理論班,禪定班,欲界定班,本源中醫班。此生有幸結緣學習清涼月老師的東方傳統文化,真是三生有幸,多世修來的福報才可以遇到清涼月這樣的老師。經過八個多月的學習找到了世界和自我的本質,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Section image

    法界莊嚴居士

    山西省晉中市人,現年60周歲,畢業於天津鐵路工程學校通信專業。從小脾胃虛弱,年輕時有嚴重的胃病、慢性咽炎。2004年皈依佛門,精進念佛持咒,聞思佛法,咽炎慢慢得愈,近年又時有復發。於2022年7月24日跟隨清涼月老師《思維本體學》開始學習實證後,曾經的胃痛、失眠、慢性咽炎,以及近年來的坐骨神經痛等都漸漸消失。不僅身體有了這些變化,而且心性上的進步更是出乎之前的意料:2023年1月1日欲界定班開課,於2023年2月17日被老師鑒定為初步證入欲界定,修行之路上也邁開了實質性的一步,信心越來越大。決心在有生之年,堅定不移地緊跟清涼月老師的實證步伐,為實現自主健康、自主生死的人生目標,而精進實證,努力前行!

  • Section image

    因直居士

    因直居士原名王瑞軍,曾是國內第一代紅馬甲,長期從事證券期貨等金融市場方面的工作;曾任國內私募公司總經理,量化基金經理等職,2015年在台灣佛光山短期出家,皈依於星雲大師,2019年接觸清涼月老師思維本體學,參加學習理論班、禪定班、欲界定班至今,深感清涼月老師的思維本體學實證課程是解決金融行業職業操盤手的心理問題的終極途徑;用科學的方法從認知規律的源頭出發去發現自己的問題,從而解決自己的問題,找到我們在交易中盈虧的密碼。我們一切本自具足,每個在金融市場中的交易人員通過學習思維本體學課程,通過精進實證都可以成為一個有智慧的成功的交易員。

    Section image

    鑫壬海居士

    某上市集團公司高管,2000年開始接觸傳統文化,2021年正式跟隨清涼月老師學習思維本體學,從2021年入欲界定以來,奇蹟開始不斷發生,比如多年的慢性病不見了,多年用藥物維持的高眼壓青光眼徹底回歸正常了。
    我堅信老師的思維本體學是究竟學,我會把思維本體實證持續地在工作生活中做下去。

  • 自主健康

    實證與生活結合
    修行人如何看待金錢 我們對於金錢和財富的認知,往往存在兩個極端,要麼就是過分追求,唯利是圖;要麼就是感覺談錢是一種罪惡。這兩種觀念就是錯誤的,無論你是追求還是厭惡,都是讓我們留在當前思維狀態(六道)的因,正確的做法是不迎不拒,一切都是妙用。 自古無財不養道,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過分追求財富,會讓我們陷入其中,成為金錢的奴隸,損傷身體,耽誤難得的人身來修行;過分強調不著金也是錯誤的,如果一個國家國庫空虛,他拿什麼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他有什麼底氣屹立於世界之林?縱觀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所有興盛的朝代無一不是財富豐盈,所謂國泰民安,人民才得以安居樂業,人們才有精力...
    習慣使用身體會依賴 怎麼擺脫身體 打破思維的依賴 假若生死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那麼我們的一切活動,從生命最終結局的角度來看,實在是不同形式的等死而已!——清涼月老師。 習慣使用身體會依賴,怎麼擺脫身體?打破思維的依賴,身體就是這樣,你天天用這個身體,天天這樣用啊,你一天不用就急,依賴了,形成一種依賴了,就像吸大煙一樣上癮了,然後你開始說我不依賴這個,我要擺脫這個身體,然後你就開始怎麼練? 就觀身體的覺受,然後放下,就在那個念頭的動處用功,覺得自己用這個身體了,身體的覺受來了,馬上放棄。 或者觀他的思維的變化,觀的目的是什麼,就是放棄。觀吃飯啊,吃飯的慢動作,慢...
    自在人生,自主健康
    怎樣讓你的睡眠效率提高 ---汝是 睡眠是我們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但在思維本體學看來這是一種病理現象。我們現在處於“低級思維狀態”,這是一種有很多問題的思維狀態,而“睡眠”正是這些問題的一個表現,在“高級思維狀態“是沒有睡眠這種現象的。 一、睡眠的本質 睡眠的本質是我們在感知身體的非作用狀態、靜止狀態。 我們大家所處的這個物質世界,它的宏觀物質狀態是和大家“共性思維狀態”相應的。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物質都是和大家的共性思維狀態相應的,我們的身體和其他的物質體一樣,也同樣是和大家的共性思維狀態相應;既然是和大家的共性思維狀態相應,就不可能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原理不清楚寧可不去實證 這個就是過去人說的:“不明真心,你實證幹什麼?”也就是說你對原理不了解,不明白用功的點,側重點,不明真心,不明起心,也就是先明心後見性,明心見性不了解的話,你怎樣去努力?你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去努力?不了解原理的話,你對方法的使用往往都是按照習慣去使用的,按照我們現在這種使用思維的習慣去使用那種方法的。 但事實恰好相反,因為我們現在使用的思維功能,使用我們現在這種思維功能,我們都是按照當前這種狀態去使用的,就是能力和狀態是對應關係。如果你對這種情況不加辨析的話,你仍然習慣於按照平時的習慣去使用,使用這些方法,比如觀呼吸,觀手,按照平時一般的習慣去使用...
    July 18, 2025 · 實證單項練習,放鬆
    放鬆與專注的辯證統一 一、論放鬆 社會中的絕大多數人,常因生活紛繁複雜而難以保持內心的平靜。因此,在思維科學的實證中,首要步驟便是進行放鬆。 然而,當多數人聽到“放鬆”二字時,常不自覺地採取以下兩種方式:1. 心:讓思維處於停歇狀態,任由心意信馬由韁、閒庭信步,進入一種靜謐之境。2. 身:使身體所有肌群同樣進入停歇狀態。 這種放鬆屬於催眠式的放鬆。在此狀態下,心很快會陷入催眠帶來的細昏沉中,無法對任何特定的思維對象形成持續的專注。此時覺知力薄弱,主體完全受制於外境,缺乏自主性,類似於夢境狀態。顯然,這種催眠式的放鬆並非思維科學實證所需,它直接導致了昏沉。 那麼,思維...
    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潜意识的连续性 ——清凉月老师 重要提示:我们必须使潜意识达到连续,潜意识连续后,自然就能够形成专注,入定的前提就六个字——“潜意识的连续”,一定要牢牢地抓住“连续”这两个字,绝不能打破它。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需要了解它为什么不连续? 就是因为选择性注意的干扰。 也就是说在实证的过程中, 无论是观呼吸还是其他的方法, 必须解决选择性注意的问题。 怎样解决选择性注意的问题? 选择性注意有两部分构成, 一个是它的选择性活动, 第二是它的注意力。 因此对选择性注意的改造, 也只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
    意识向潜意识转化,認識心理學
    熟练掌握和科学使用潜意识 我们的实证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举例来说: 新人刚接触打坐实证,往往非常感兴趣,马上着手实证。这个时候表现为兴趣大、决心大,但理论不明,方法不对,结果屡战屡败,信心逐渐消磨殆尽,开始怀疑自己,丧失决战决胜的信心和意志,最终导致逐渐放弃实证。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明白实证是依靠本能发挥作用才能突破的。只要本能没有被诱导出来,只要本能还没有发挥主导作用,你的实证一定会失败的,无论你多么精进,无论你的决心多么大,都统统不起作用,因此能否把本能诱导出来,能否让本能发挥作用,是实证突破的关键。 本能是我们的潜意识,我们要想让本能发挥作用,就...
    (我该怎样才能真正的入定呢?) 清凉月老师:这个先把理论搞清楚。搞清楚之后,再说方法。因为理论不清楚的时候,你无法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的功夫在平时,在生活中,生活你联系不起来,那么你的实证,基本是没多大意义的。 我们都知道一点,我们的梦是生活中的影响,也就是你白天做什么事,你在梦中就会梦什么事。你白天就是梦的这种思维状态,白天做事就按这种思维状态去进行,那么你梦中,同样就是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一种反应,如果你白天,你对现在这种思维状态它的特征了解的很清,这种功能了解得很清,知道这种功能怎样衍生,变化出来的,这些功能应该怎样发展才能返回去,这些功能你都非常清的话,那么梦中你同样会分...
    意识向潜意识转化
    问:不断修行:潜意识是没有判断能力的,潜意识和表意识融合的时候的状态,是否是:即专注? 清凉月老师:对,就高度专注。 问:又没有判断能力, 清凉月老师:这个是不对的。 问:又没有逻辑思维。 清凉月老师:这个也是不对的。 没有判断能力,这个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现在的判断是建立在推理的基础上的。在禅定中这种判断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的。 也就是一种问题产生了,然后立刻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又马上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 采取措施又是准确无误的。所以你不能说没有判断能力。 也不能说没有逻辑思维。因为我们平时的逻辑思维,建立的基...
    科学认识各种潜意识自发行为 我们当前这种低级思维状态是从“思维根本状态”和“思维衍生状态的高级状态”衍生演变而来的,根据“条件论”, “思维根本状态”和“思维衍生状态的高级状态”就成了我们当前这种低级思维状态的构成条件。 这些构成条件在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都有所表现, 它们主要表现为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的各种特征、成分以及潜意识自发行为等, 比如:我们喜欢“光”和“虚空”,我们追求快乐等。 这些自发行为是我们回归“思维根本状态”和“思维衍生状态高级状态”的潜意识行为, 我们总是在这些潜意识行为的作用下自发地、自动地、自然地努力回归更为高级的思维状态, 因此我们要深入认...
    意识向潜意识转化
    潜意识专注的境界 因为我们当前的思维是选择性思维,是执着于一个点,比如我们看手机,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手机上,手机以外的事情就会被忽略掉。进入潜意识专注状态就不是这样了,潜意识专注状态是对多个事物的一个等持的专注,潜意识专注的等级越高,等持的范围就越广,所以进入潜意识专注状态后,不仅能对手机产生专注,还能对多个事物同时产生专注。 对于时间也是一样的,由于我们当前思维的限制,我们的思维只能注意在一个时间点。 我们知道,人在专注的时候会很享受,比如我们在白天的时候,总是想要找到让自己达到专注的事物...
    意识向潜意识转化
    我们平时的潜意识,有一个潜意识散乱,我们的修行无非是把潜意识散乱转变成潜意识专注,怎样转化这个潜意识? 一种方法就是利用潜意识去转化,比如说现在你心中在走神,你在不停的走神,如果你走神的内容是有利于向禅定中发展的,比如走神这个旅游的,你想你国庆节出去旅游了,这一条路上怎样走,风景怎样变化的,你在想这个事的。 那么你怎样让它向潜意识中发展?你就走神它的慢动作,你在观这个风景的时候,一步一步都是慢动作的,你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都是慢动作,那么你把这一路风景观下来,你也就入定了。 也就是说你的这个旅游完成了,也就入定了,这就是利用走神。 利用走神就是调整思维内容,...
    潜意识警觉心,观心关键,一直有身体觉受能打坐成功吗? 清凉月老师:这是不可能成功的。无论你是证入欲界定、禅定、如L藏,首先第一条就必须解决身体觉受,在观心过程中,如果你能够始终持续的观下去的时候,最终也能够破身体觉受,因为什么?身体觉受属于思维内容,只要我们在体验思维内容,我们就容易住于这个身体觉受。当我们破了这个思维内容之后,就住于思维本体,就没有这种身体觉受了,不再去体验身体这个观察对象。 如果我们在身体觉受没有破除的时候,去观心,我们在观的过程中往往住于静,在静这种状态你观不了,要么就堕于昏沉,要么重新返回散乱,就是静极生动,处于散乱状...
    意识向潜意识转化,掌握微观物质
    在实证的时候,我们是要证入高级状态,高级状态就是潜意识状态。我们当前状态是意识为主导的状态,所以我们在实证过程中必须完成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这样一个潜意识转化过程,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有一个不断转化的路程。所以转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在转化中的标准,每一步是怎样的一个标志。 阶段一:意识向潜意识转化 刚开始状态我们是以意识为主导,要进入潜意识状态,我们要完成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怎么转化?有什么标准?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你做事情的时候,身体总是和你这种状态相对应,你喜欢这种身体,比如说现在说话的时候,不停的使用手势、表情肌等等,身体有这方面的基...
    為什麼早上三點有利於實證? 清涼月 問:聽說三點起床,三點到五點處於生髮有利於實證,是這樣的嗎?請老師指導。 清涼月老師: 三點到五點就是三點,我們平時人是日出而作,咱們身體是和大自然是一體的,有同樣的作息規律。身體的運動,身體整體的這些物質處於運動狀態,它的調動、它的活動和太陽的規律是一致的,太陽出來了,身體的這些物質都真正地活動起來,也就是身體的醒是和自然界的醒是一回事的,五六點鐘,太陽出來了,身體可以處於動的狀態。 那麼,三點到五點這個階段,太陽並沒有出,這時候身體是並沒有處於運動狀態的,也就是身體的物質狀態還處於靜的狀態,即使你現在開始活動了,但是它...
    如何具體練習進入思維根本狀態 清涼月老師 證入思維根本狀態後,你會發現它是一片大悲心,再無其他。在思維根本狀態(如來藏),你對現在的愛恨情仇都是清清楚楚的,你每一個極小極小的善惡念頭都清清楚楚的。這時候你會發現雖然對一切善惡境界都清清楚楚,但卻絲毫不會產生喜好和厭惡的心理,不是刻意不去產生、也不是刻意放下,而是根本沒有這種愛恨的能力,想愛想恨都是根本不可能的,到時候你可以試試,無論你怎樣努力,都不可能愛也不可能恨,想煩惱都是不可能的。 這時候你才會發現,原來煩惱也是一種很難得的功夫,堪稱絕世武功,應該秘不外傳的。這一點和禪定有根本區別。舉例來說,你在禪定中看到你曾...
    大悲心能夠引發修行者對生命、對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清涼月 柔軟心非常強的人、大悲心非常強的人是很容易得定的。 就像釋迦牟尼一樣,看到任何痛苦他都覺得很感同身受,看到犁地犁過去,小蟲子翻出來,小鳥把蟲子吃了,他會覺得很悲傷,也就是心非常非常的柔軟,那麼這樣的人是很容易入定的。 我們說你的學佛,你的根基是不是好,有沒有根基,根基在哪里?根基就在柔軟心。 什麼是根?如來藏才是根。 什麼是如來藏?大悲心即是。也就是說,如來藏是根基,大悲心是根基,柔軟心的根基。 你是不是學佛根基非常好,那就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柔軟心,柔軟心能不能達得到,你達得到了,你的實證是...
    實證中我們該如何對待走神 根據清涼月老師的原理,克服實證中的“走神”需從思維狀態的本質入手,通過調整意識與潛意識的關係、培養覺知力及優化觀察對象等方法實現。以下是系統性解決方案: 一、走神的本質:意識與潛意識的失衡 老師指出,走神是“思維相續狀態”的典型表現——意識被動跟隨思維對象(雜念)流轉,脫離思維本體(覺知)。其根本原因在於: 1. 意識干擾潛意識:實證中過度依賴邏輯分析(意識主導),未能完成向潛意識專注的轉化。 2. 觀察對象缺乏吸引力:所選對象(如呼吸、畫面)未能契合當前思維狀態,無法形成持續專注。 3. 生活慣性未調整:日常散亂心(如刷新聞、...
    認識微觀物質 《微觀物質感知特徵的系統分析: ——氣機、溫度覺與光感在意識狀態調控中的作用機制》 實證基礎微觀物質不僅具有“氣”這個特徵,還有“溫度”和“光”感其他特徵。 在實證中,我們往往只選擇其中一個可操作性比較強的特徵進行觀察。選擇哪些特徵進行觀察呢?這取決於我們實證的目的,取決於這些特徵各自的功能,為此我們要綜合認識微觀物質的各種特徵: 一、氣機:亞宏觀物質通路的精密神經調節器 氣機:氣機是身體中“有限自由物質”唯一具有的特徵,其他高級自由物質沒有“氣機”這個特徵。如果我們希望體驗和使用“有限自由物質”,那麼我們就要選擇“氣機”進行...
    掌握當前思維功能
    意的特徵—動和靜 入靜的過程是一個過渡階段、不是穩定狀態,還是在同一個思維狀態下的,它還在靜與動這兩個狀態之間來回走的。 靜,屬於思維低層次的,是意的相續狀態的一個特徵。 意的特徵另一個狀態是動——動極生靜,靜極生動是在這兩個狀態之間,來回擺動的,而不是突破這種意的狀態。 一旦突破了意的狀態,真正的達到了定中,是相當穩定的,不是那麼容易就退失的,但不是絕對不退失的,一般的定中,還是退失的,只有在思維的根本狀態,是完全不退失的,完全能夠自主的。 所以無論進入任何一個思維狀態,比如定中、邏輯思維中、睡眠中等等,往往都是比較穩定的,只有在那個介面處是不穩定的。 在意的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