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知正見

    思維本體,心地法門,直抵世界本質,匯通東西文明

  • 思维-物质-空無

  • 思维全貌与大千世界

    思维的演变:贯穿思维状态的各种的特征

    broken image

    对于贯穿各种思维状态的特征,我们要分为“住于思维本体”和“住于思维内容”两个方面去进行

    在思维本体这一块,贯穿的特征是什么?就是念头的演变。

    住于思维内容是侧重于“物质”和“思维”两方面,红色就代表我们平时这种选择性思维的高频活动状态,就是平时的生活状态;绿色就代表刚打坐实证中的静,静的阶段,能够住于静这个状态,也就欲界定这个地方;蓝色代表禅定中和思维根本状态(如来藏状态);如来藏状态是深蓝、是最蓝的。

    在思维内容物质方面,光和虚空是一体的,由光的这个层次慢慢地到气机的层次;由气机的层次之后,就是我们可见的这些物质,平时的见到的这种各种形态多异的物质。物质也就是随着执着心增强之后才形成的,你只要看到这些物质、在使用这些物质,那么你就处于执着心的状态。

    物质状态体验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你和它保持对应的状态,你使用它,这就是刚强心的问题;另一种方法就是,你在高级的状态,你是在使用这些物质的背后的境界,而不使用前面的这种宏观状态,所以是处于一种柔软心的状态。举例来说,你所见到的这棵树,你看到的时候,你是使用它的宏观状态的,看到的是它的宏观状态;但是人家高级禅定的人,也使用这棵树,也看到这棵树,但他使用的是这个树的微观的状态,二者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在使用的时候,你是用的是执着心;人家使用的是柔软心。我们说的心物一体,指的是和物质的不同的层次心物一体,并不是说你认为的和物质的个体心物一体。

    体验这条线,在一种思维状态,你会希望去了解其它思维状态、其它物质世界的特征、功能,这就叫体验的心,这个线,直接指向如来藏的,如来藏同样有这种心理,因此是贯穿如来藏的。而那个物质的线不一样,物质的线只有在思维衍生状态才有,而且是思维衍生状态中的思维内容。体验这个心,它属于一种本能,只有这个箭头,是贯穿如来藏和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这就是我们大家平时说,为什么能够从如来藏到我们这种状态,又从这种状态回归如来藏,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一切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那么这个原因、原始的动力,就在于这个“体验”、这个“本能”。

    为什么会有这种本能?因为一切思维状态都是一种功能的表现,它不同的状态合在一起,才能够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就像我们说大海一样,大海不仅仅是包括海底的水,并不是说海底的水是大海,海面表面上的浪花就不是海水,浪花也是海水,它和海底的水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大海这个概念。我们说的如来藏,其实它指的是,我们平时说的那种狭义的如来藏状态和平时的这种烦恼的状态,它们通通都属于如来藏的,只不过在我们现在这种状态,你的目的是为了出离现在这种状态的,所以给你指明了一点就是只有那个“真心”的状态,就是狭义的如来藏状态,那个才是如来藏的,但其实当你回归如来藏之后,那么现在这种状态同样是如来藏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它用狭义和广义来定义,广义的如来藏,就是我们平时说烦恼即菩提,无常即真常,魔即是佛,不能反过来说佛即是魔,因为那一个是狭义的,狭义和后面这个衍生状态是有区别的,只能说,魔即是佛,但不能反过来说佛即是魔。

    思维功能的演变这个箭头,在那个方块和圆交界的地方断开了,它表明一点,就是在这个地方我们就是使用一种思维功能,然后就进入思维衍生状态,就是使用执着心,执着心是一种功能,我们使用这种功能的时候,就进入了思维衍生状态,当我们不使用这种功能的时候,就回归如来藏状态。因此思维功能这条线,也是贯穿思维根本状态和思维衍生状态的,只不过是断开的。断开这个地方表明的意思,就是说使用和不使用。

    乐受的线是指向如来藏状态的,但这个地方第一次是不可能通过体验乐受去证入的,它必须有过回归如来藏的经验,以后才可以这样相应回归。这就是要了解乐受它的经验。再一个就是了解苦受,苦受和乐受是相反的,二者可以互相转化,这两条线其实是一条线。苦受形成的时候,乐受自然就没有,乐受形成的时候,苦受自然就会消除。二者是两种心力的对比,对比变化。

    时间是一种体验,时间和专注是对应的,因此时间线和专注线是相通的,这二者是互相影响,然后事实上属于一体,本来就是属于一体的,因为时间本来是没有的,它仅仅是过程的体验。看时间线,箭头向上的时候,那个箭头越来越细,向下越来越粗,它代表的就是:向上,时间的观念,就越来越淡薄;向下,时间观念越来越重,到地狱中的时候,时间的观念就非常非常地强。时间观念的强与弱和柔软心成反比,和专注也是成反比的。看专注线,专注线和时间线正好相反,上面是粗的下面是细的。越向上,专注越强;越向下,专注越弱。

    执着心力它的粗细,也是代表轻与重的变化,执着心力这条箭头,也是贯穿思维衍生各个状态的,是思维衍生状态其它特征的一个基础,我们也是需要掌握的。我们看那个专注线和时间线,它们指的指向只在思维衍生状态,没有指向思维根本状态,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通过这两条线,去证入如来藏的。专注这个地方,你也不可能通过专注于思维内容去证入如来藏,记住这里的专注指的是,因为画在思维内容这个方面,也就是说你不可能通过专注于思维内容而证入如来藏;而时间线,你也不可能通过与时间相应证入如来藏,也就是你不可能通过观慢动作证入如来藏,需要掌握这一点。

    回归如来藏就是靠右边的住于思维本体。住于思维本体,通过这三种方式证入。最下面最低的阶段和中间这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回归如来藏,是通过破、破除,然后回归。从如来藏回来的时候,是不可能在这个箭头相反的再进入这个中间和低这个层次,也就这一个箭头是一个单向的箭头。它是不可能反过来直接进入这个地方,反过来是逐步下降的、逐步进入的。从如来藏出来之后,然后进入,就是住于思维本体的高级阶段,就是一对一对念头、自生自灭这个阶段。从这个阶段也可以回归如来藏,那是有过回归如来藏经验,然后才可以相应回归,不过这个地方回归是比较难的,它需要对如来藏来回非常熟悉,非常熟悉之后,然后才可以,第一次、第二次回归都不是那样容易的,非常难,基本是不可能,这就是初地到八地之间这些区别。初地、八地完成的过程,就在这个地方能够很简单地相应,八地以下还是不可能的,还是需要采用一些方法。

    認識思維

    思想就是思想者

    broken image

    我們的思維狀態分為思維根本狀態和思維衍生狀態,一切思維狀態皆來源於思維根本狀態。

    在思維根本狀態,我們對一切心理現象都清清楚楚,但卻無法產生相應的心理作用,我們努力和某種心理現象相應,突然產生一種心力,能讓一切概念化,抽象化的事情產生真實的作用,這種心力是執著心力,是形成思維衍生狀態的基礎。

    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是高度專注的思維狀態,表現為普遍性專注,思維無法像我們現在這樣展開相續性,但隨著執著心力的持續加重,我們逐漸只對引起關注的事物產生專注,這樣就形成了選擇性思維功能,我們通過這種功能尋找到特別感興趣的事物加以特別關注,展開相續性思維,隨著相續性思維的展開,我們就進入了當前這種低級的相續性思維狀態,高級思維狀態的普遍性專注就演化分裂為普遍性留意和選擇性注意著兩種思維功能。

    進入思維衍生態後,在執著心力的作用下,我們的思維分裂為觀察與被觀察關係,形成思維本體和思維對象兩部分。

    當我們從現在這種低級思維狀態返回去向其他更高層次的思維狀態發展,主要以下兩種發展方向:

    1.從思維衍生狀態的低級狀態向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發展;

    2.思維衍生狀態的低級狀態到過渡狀態(住於思維本體),再到思維根本態或其他任何思維狀態。

    我們生活在現在這種思維狀態,我們必須基於現在這種思維狀態,才能證入其他思維狀態。

    -《思維現象基礎研究》,清涼月

    认识当前思维状态

    broken image

    我們將通過完整的實證體系進行實證,並通過實證認識所有思維狀態,並在此基礎上認識當前所處於的這種思維狀態,從而獲得對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的全面,深入的認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擺脫現在這種思維現象的局限性,並科學使用各種思維狀態。

    我們的思維具有“思維根本狀態”和“思維衍生狀態”兩大基本狀態,思維衍生狀態由“思維本體”和“思維對象(內容)”構成,二者形成“觀察與被觀察”關係,由於思維衍生狀態建立在“執著心力”的基礎上,受“執著心力”的作用,“思維”開始產生選擇作用,我們要麼選擇“思維本體”,住於思維本體,要麼選擇“思維內容”,住於思維內容。

    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是住於思維內容,是一種低級思維狀態,是“思維衍生狀態的低級狀態”。“思維”從“思維根本狀態”開始演變,然後進入“過渡狀態”,並進一步演變為思維衍生狀態的高級狀態和低級狀態。

    當前思維狀態的思維功能:選擇性注意和普遍性留意。

    注意是對特定事物的特別關注,是一種意識活動現象;留意是對事物的一般性覺知,並不特別關注某種事物,屬於潛意識作用。前者建立在執著心力的基礎上,後者建立在柔軟心基礎上。

    在平時生活中,兩種思維功能同時發揮作用,從而使我們能夠同時對局部和整體保持不同層次的認知,比如走在大街上,我們既能夠對街道,天空,人流等保持整體留意,整體覺知,同時又能和朋友邊走邊聊天,展開相續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是我們現在這種思維狀態唯一具有的,在其他高級思維狀態,由於沒有執著心力或者執著心力很輕,思維不具有“選擇”功能,那時的思維功能是“普遍性專注”,普遍性專注能夠使我們突破時間,空間,物質的局限性,這樣沒有未知事物,不需要推理判斷等思維功能。

    在生活中,我們都能體會到兩種思維功能總是處於如影隨形,須臾不離的密切協作狀態,這是因為這兩種功能總是在努力重新融合為一體,只不過這是一種潛意識行為。我們總是在潛意識中努力把兩種思維功能融為一體,成為“普遍性專注”,而僅僅是由於思維內容和時間兩個方面沒有達到要求,結果導致我們無法真正把二者融為一體,無法證入“高級思維狀態”。

    普遍性留意在作用對象上,作用於面,對選擇性作用對象周邊環境進行淺層次的整體認知,在思維內容上無法展開相續性,因為相續性是建立在選擇性基礎上的,只要破壞了思維的相續性,就破壞了選擇性,就減弱了執著心力,就一定能形成“普遍性”。

    普遍性留意在作用力上無法形成高度專注,具有非持久性,強穩定性,建立在“柔軟心”基礎上。其優勢是具有高級思維狀態的穩定性特征,劣勢是容易被選擇性注意破壞,因此只要破除選擇性思維,普遍性留意將深化為普遍性專注,我們將回歸高級思維狀態或思維根本狀態。

    選擇性注意作用於局部(點),無法同時關注多個觀察對象,更無法對整體同時形成“注意”。

    如果我們把觀察對象設置成兩個,選擇性思維將無法正常作用,操作難度加大,有利於提高注意力,不容易走神;另一方面,由於是兩個觀察對象,普遍性留意將發揮作用,穩定性將表現出來,從而克服選擇性思維的不穩定性,留意和注意這兩種功能也將逐步融合,利於形成“普遍性專注”,比如在實證中,雙手相疊,置於小腹,同時觀察雙手和小腹部的微觀物質變化情況,有利於獲得實證上的突破。

    選擇性思維建立在執著心基礎上,而執著心力是一種苦受,同時思維衍生狀態建立在純樂無苦的思維根本狀態的基礎上,所以我們又有追求快樂的本能。這樣由“願望,行為,內容,結果”等幾個因素構成的選擇性思維,在追求快樂的願望和選擇內容之間出現矛盾,使我們產生痛苦,必然迫使我們重新選擇。

    選擇與反向選擇總是相伴而生,二者的相互作用導致審美疲勞的發生,審美疲勞是反向選擇發揮作用的結果,是現在這總思維狀態的一個固有特征,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選擇和反向選擇迫使我們經常更換觀察對象,使選擇頻率大大提高,時間觀念明顯加重。執著心力越重,選擇頻率就越高,時間觀念就越重,生活在痛苦中的人用提高選擇頻率的方法減輕痛苦,轉移注意力。

    選擇頻率越高,專注度越低,我們首先降低選擇頻率,才能進一步根除選擇性思維。

    選擇性思維只作用於局部,這樣導致產生了很多未知領域,加上我們有希望了解未知的本能,這兩個因素加起來迫使我們總是生活在各種希望中,迫使我們進行推理,判斷等思維活動,這樣必然產生思維的相續性,同時唯一選擇性又決定了只能對唯一一個思維對象展開相續性。相續性和唯一性是同一觀察行為同時必有的兩個特征。因此只要我們能夠把選擇性注意和選擇唯一性特征消除掉,把選擇性注意發展為選擇性專注,並進一步發展為普遍性專注,我們將證入高級狀態。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選擇性注意可以分為“有意識選擇性注意”和“潛意識選擇性注意”。

    有意識選擇性注意對周邊事物進行有意識的反應,建立在強烈的執著心和分別念的基礎上,對應於生活中比較重要的、緊迫的強烈的追求的事物,是主觀能動性的集中表現。

    在比較悠閒的時候,我們會不知不覺的陷入對某事的深思中,這就是潛意識選擇性注意。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我們常見的走神,我們會不知不覺的陷入對某些事物無法控制的聯想中。

    潛意識選擇性注意的執著心力比較弱,有利於形成普遍性專注,潛意識專注主要靠習慣形成潛意識,習慣是形成潛意識的一個因素,因此要在反反復復的實證中,形成實證習慣,這樣就能在潛意識中進行實證。

    有意識選擇性注意經過反反復復的練習轉變為潛意識選擇性注意。

    broken image

    思维和大脑

    broken image


    维就是古人所说的心,古代是没有思维这个词的。思维是怎么来的?

    维是从如来藏来的,如来藏就是开悟的状态,根本究竟的状态。很多人说开悟后就没有思维了。如果如来藏没有思维,我们的开悟还有什么意义?让自己变成石头,变成傻子吗?恰恰相反,如来藏的思维是高度活泼的、本自具足,对一切都清清楚楚。

    来藏对过去、现在、未来同时知道。比如我们通常认为秦始皇已经死了,这是站在我们当前人的思维角度去认识世界的,我们人是一种线性思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按照我们人的思维习惯,认为过去的已经彻底过去,就没有了。但是在如来藏,是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过去并没有消失,也就是在如来藏里,没有时间。假如我们这个身体坏了,选择下一世身体,是可以选择过去的。比如可以选择秦始皇的身体作为自己。

    来藏对十方时空也是同时知道的。古人说,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在如来藏里全部都知道。所以我们开悟后,能看到无数个佛的报身。我们任何人心中每一个细微细小的念头,在如来藏下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普遍性专注。也就是在如来藏里,没有空间。

    们当前怎么就没有这个能力,无法认识全世界?

    们从如来藏出来后,会产生执着心,在执着心的作用下,我们会选择一个个抽象的、具体的内容去体验。比如我们用执着心选择了这个肉身,于是怎样?我们的所看所听,都被这个身体束缚了。

    中不断选择的内容,就会形成一个个念头。一个个念头组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当前的思维,也就是思维衍生状态。比如大家观察一下自己,我们的心会不断地选择,一会选择房子这个念头去体验,一会选择工作这个念头去体验,我们的心就这样一直想啊想,形成静、情绪、散乱、走神、昏沉等各种思维状态。

    产生这些境界状态后,我们就会迷进去。就像生活在迷雾之中,所接触的都是有限的,无法认识全世界,只能看到世界的一小部分。思维和物质是对应的、是心物一体的。我们思维的变化,会同步导致物质层次的变化。比如我们入定后,会看到天道的境界,这就是我们的心发生变化,对应的物质层次也跟着变化。

    们当前这种思维习惯,对应的物质层次是气。气这种物质,在我们的躯壳里会不断的流动运行,就是我们所说的经络。当我们思维动,气就跟着动。我们当前的思维是散乱的,气就会跟着乱,气是乱的,那么我们躯壳里的经络就不顺畅。如果你入定了,你的心不乱了,你就会发现气就顺了,经络就自动通了就是所谓的打通经络。这就是意者、气也。


    我们思维特别复杂,想事情特别多的时候,必然气需要在一个地方跟着思维一样串来串去。那么气在什么部位串来串去呢?就在我们的头上,头是和专注对应的,也就是气会在大脑上串来串去。所以我们思维的复杂性,必然决定大脑的复杂性。大脑的复杂性,也反映了我们思维的复杂性。


    果你入定了,入定是心一境性一心不乱的。这时你用脑电波检测,就会发现脑电波由复杂变简单,甚至会完全消失。所以,很多人说思维来自于大脑,这是不对的。如果你能证入禅定或者开悟,那种状态下,思维就和大脑没有任何关系了。

  • 認識思维專題

    思維是怎麼回事,怎麼來的?和大腦有什麼關係? 思維就是古人所說的心,古代是沒有思維這個詞的。思維是怎麼來的? 思維是從如來藏來的,如來藏就是開悟的狀態,根本究竟的狀態。...
    查看更多...
    思维的演变 思维的演变是非常关键的一节,这个是与我们的实证紧密关联的,这一节也是我们必须深入掌握的。这个思维的演变如果不了解的话,你的实证将没法进行,即使你勉勉强强去进行,你也不知...
    查看更多...
    思维本体:从当前思维衍生状态到思维根本状态的过渡状态 清凉月 关于过渡状态,我们应该有一个了解,就是在思维的所有状态中只有两种状态:一个是思维根本状态,一个就是思维衍生状态,并没...
    查看更多...
    思維本體學基礎理論解讀:意識與潛意識 清凉月 首先,我們為什麼要研究當前的思維狀態,因為我們實證的目的,至少是現在的目的,是為了出離當前這種思維狀態,是為了擺脫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的...
    查看更多...
    主觀性選擇性注意和強迫性選擇性注意 清凉月 從實證的角度出發,我們對“選擇性注意”要進行更深入的認識。這兩天我們講的都是“思維的功能”。思維的功能在我們實證中,是非常非常關鍵...
    查看更多...
    選擇性思維 清凉月 我們在實證中,無論你使用什麼樣的方法,都必須使用某一種思維功能進行實證。因此,我們必須對這些思維功能進行深入瞭解,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準確無誤的使用某一種思維功能...
    查看更多...
    思維本體學基礎理論解讀:相續性思維的動與靜兩種狀態 清凉月 再一個就是相續性思維的動與靜這種狀態。 我們現在這種相續性思維狀態只有兩種狀態,就是“動”與“靜”,第一,首先要瞭解動...
    查看更多...
    認識選擇性思維 清涼月 首先我們要認識選擇性思維。選擇性思維是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狀態的基礎,你要想解決當前這種思維狀態,你首先必須認識選擇性思維,因為正是它導致思維產生相續性運作,所以我們...
    查看更多...
    慣性思維 清凉月 惯性思维就是思维的习惯性。思维的习惯性就是我们从某种思维状态出来,进入另一个思维状态的时候,会带着那种思维状态的特征,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这两种思维状态必须是相互...
    查看更多...
    選擇性專注 清凉月 选择性专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选择性专注,另一种是无意识的选择性专注。 有意识的选择性专注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你专门去专注一件事,做数学题、做作文题等...
    查看更多...
    念頭的演變 清凉月 “由于执着心力有从轻到重的演变过程,因此起到产生念头的心力大小方面不一样”。这个是念头的演变,念头的演变是几个思维特征的演变的其中一个表现。我们思维的演变...
    查看更多...
    什麼是念頭 清凉月 关于念头和思维的区别。在思维根本状态是没有执着心力的,对思维衍生状态的一切情况都是清清楚楚,但这个时候就发不起作用,当执着心形成之后,那么这些作用就发生了...
    查看更多...
    選擇性思維和量子力學 清凉月 下面举个简单例子就是量子力学的,第一就是选择性注意只能作用于唯一一个观察对象,它不可能同时作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观察对象,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观察对象,...
    查看更多...
    清凉月老师谈潜意识专注 我们知道,思维和物质是严格一一对应的,当我们的思维调整到一定的状态,必然会看到相对应的物质世界,潜意识专注就是这样,当我们的思维调整...
    查看更多...
    科学实证 誘導潛意識本能 清涼月 我们的实证普遍存在很多问题,举例来说: 新人刚接触打坐实证,往往非常感兴趣,马上着手实证。这个时候表现为兴趣大、决心大,但理论不明,方法不...
    查看更多...
    你本來就擁有所有的狀態 學長問:我的氣機還打不通大小周天。 清涼月老師:你是什麼?先瞭解自己。你的思維就是你,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根據心物一體的基本原理,...
    查看更多...
    論專注 根據清涼月老師教學音頻整理 專注,是我們思維的一個特徵。由於我們的思維分為思維的根本狀態和思維的衍生狀態,因此我們的專注也就自然的分為:思維根本狀態中的專...
    查看更多...
    “普遍性留意”、“選擇性注意”、“有意識”、“潛意識” 對應佛教的概念 根據清涼月老師教學答疑整理 “選擇性注意”,就是我們常說的散亂心。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