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是怎麼回事,怎麼來的?和大腦有什麼關係?
思維就是古人所說的心,古代是沒有思維這個詞的。思維是怎麼來的?
思維是從如來藏來的,如來藏就是開悟的狀態,根本究竟的狀態。很多人說開悟後就沒有思維了。如果如來藏沒有思維,我們的開悟還有什麼意義?讓自己變成石頭,變成傻子嗎?恰恰相反,如來藏的思維是高度活潑的、本自具足,對一切都清清楚楚。
如來藏對過去、現在、未來同時知道。比如我們通常認為秦始皇已經死了,這是站在我們當前人的思維角度去認識世界的,我們人是一種線性思維,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按照我們人的思維習慣,認為過去的已經徹底過去,就沒有了。但是在如來藏,是過去、現在、未來同時存在,過去並沒有消失,也就是在如來藏裏,沒有時間。假如我們這個身體壞了,選擇下一世身體,是可以選擇過去的。比如可以選擇秦始皇的身體作為自己。
如來藏對十方時空也是同時知道的。古人說,有三千大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界,在如來藏裏全部都知道。所以我們開悟後,能看到無數個佛的報身。我們任何人心中每一個細微細小的念頭,在如來藏下都清清楚楚的知道。是普遍性專注。也就是在如來藏裏,沒有空間。
我們當前怎麼就沒有這個能力,無法認識全世界?
我們從如來藏出來後,會產生執著心,在執著心的作用下,我們會選擇一個個抽象的、具體的內容去體驗。比如我們用執著心選擇了這個肉身,於是怎樣?我們的所看所聽,都被這個身體束縛了。
心中不斷選擇的內容,就會形成一個個念頭。一個個念頭組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當前的思維,也就是思維衍生狀態。比如大家觀察一下自己,我們的心會不斷地選擇,一會選擇房子這個念頭去體驗,一會選擇工作這個念頭去體驗,我們的心就這樣一直想啊想,形成靜、情緒、散亂、走神、昏沉等各種思維狀態。
當產生這些境界狀態後,我們就會迷進去。就像生活在迷霧之中,所接觸的都是有限的,無法認識全世界,只能看到世界的一小部分。思維和物質是對應的、是心物一體的。我們思維的變化,會同步導致物質層次的變化。比如我們入定後,會看到天道的境界,這就是我們的心發生變化,對應的物質層次也跟著變化。
我們當前這種思維習慣,對應的物質層次是氣。氣這種物質,在我們的軀殼裏會不斷的流動運行,就是我們所說的經絡。當我們思維動,氣就跟著動。我們當前的思維是散亂的,氣就會跟著亂,氣是亂的,那麼我們軀殼裏的經絡就不順暢。如果你入定了,你的心不亂了,你就會發現氣就順了,經絡就自動通了就是所謂的打通經絡。這就是意者、氣也。
當我們思維特別複雜,想事情特別多的時候,必然氣需要在一個地方跟著思維一樣串來串去。那麼氣在什麼部位串來串去呢?就在我們的頭上,頭是和專注對應的,也就是氣會在大腦上串來串去。所以我們思維的複雜性,必然決定大腦的複雜性。大腦的複雜性,也反映了我們思維的複雜性。
如果你入定了,入定是心一境性一心不亂的。這時你用腦電波檢測,就會發現腦電波由複雜變簡單,甚至會完全消失。所以,很多人說思維來自於大腦,這是不對的。如果你能證入禪定或者開悟,那種狀態下,思維就和大腦沒有任何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