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的本質

空的本質

清涼月

一般人对于“空”的认识就是认为它是空间,是由物质和物质之间的距离,是通过尺度的测量去认识空间的。在相对论里面谈论的那个“空”也是指这个物质之间的距离。所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认识“空”的本质。那种认为“空”是物质之间距离,这种观念仅仅只是“空”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特征,是一种错觉。

我们应该明白的就是:一切物质都是诞生于“空”的,空中的小鸟,空中飘过一朵云,它之所以能够在这空中飘动、空中产生,那是因为由它诞生的。而后面的“空”它是个高级物质,这个小鸟在空中飞的时候它并不障碍这个“空”,不是说它把这一部分的“空”挤占了,这个“空”减少了一部分,减少了小鸟占的这部分,这个“空”一点都没有减少,因为它是一个高级的物质状态。所以这一点我们要从这里去认识,因为这是高低两种物质同时存在,低级物质并不障碍高级物质。它并不是说占有了高级物质的一部分,导致“空”减少了,“空”丝毫没有减少,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所以来说,“空”只是平时认识的那种“空”,仅仅只是虚空,我们说的物质“空”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特征、一种容纳性。这一点我们也不能够像平时认为的那样,像我们说一个纸盒子一样,一个盒子里面我们装上了很多东西,然后把这里面的空间占少了、占去了,使得你认为这个“空”减少了。这个也属于“空”的容纳性,从一个错觉方面去谈。从本质上来说这个“空”丝毫没有变化的。

下面咱们谈“空”的这种物质,为了准确地理解这一点,我们来谈“空”的本质。

谈空的本质,必须从“空”的形成来谈。“空”的形成按照它的演变,可以分为“空”的观念、“空”的心境和“空”的体验。

它演变的过程,高级禅定状态先是“空”的那种观念,然后慢慢是“空”的心境,之后是“空”的体验,能够体验到“空”。能够体验到这种心理,也就是心理的状态。这时候是不见“空”的。

空的体验,这种体验指的是“见”,就是能够看得到的虚空。前面那个空的心境,指的是你看不到虚空,只是感受到心理上有这种空洞洞的、深邃的那种感觉,也就是空的感觉。

于心物是一体的,由于思维根本状态(根本能量状态)是世界的源头,也就是说如来藏状态。如来藏状态是世界的源头,心物是一体的。我们不能把如来藏状态仅仅理解为一种精神。如果我们要理解为精神的话,那是基于现在这种思维状态来认识的,我们现代人生存在这种“心物对立”的状态,因此你有那种精神和物质的区别。在如来藏状态是没有精神和物质的区别的。因此思维根本状态和根本能量状态是一回事的,物质和思维是一回事的,一定要了解这一点。要不然你会产生一种观念,就是佛教是一种唯心的。因为佛教里面说过一句话,那就是“唯识所变”。你会认为“唯识所变”的话,那就是“唯心所变”的,就是它是一种唯心的,根本不是这样的。

种认为唯心和唯物的分别,出现唯物、唯心的分别是基于我们现在这种思维状态的,是在这种状态你才有心、物的分别。在如来藏状态,在佛教的根本观念里面,是没有“物质”和“思维”的对立分别的,心物是一体的,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此,无论是物质方面的“空”,还是思维方面的“空”都来自于根本状态。

维衍生状态的高级状态”分为很多层次,也就是禅定分为很多层次。

高层次,也就是在高级禅定中,我们同样需要“破除”偶尔出现的念头,也就是禅定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发展的,那是通过破除念头向上发展的。将来大家证入禅定就会看得到,这些自动出现的念头,是对你所处的那种状态的一种破坏,为了“破除”这些自动出现的念头,你会产生一些观念,用这些观念去“破除”自动出现的念头。这些观念是分为层次的,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因此禅定是分为层次的。

一定要了解禅定的层次是怎样区分的?是怎样产生的?那是因为你做出的那种观念,你所使用的那种观念,而导致禅定分为一个一个层次。那么这些观念它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针对、为了破除那些自动出现的念头的。这是一对矛盾,正是这一对矛盾,使禅定出现一个一个层次,要明白这一点,同时我们要明白自动出现的念头,是因为“执着心力”产生的。在“执着心力”没有破除的情况下,这些念头是绝不可能消灭的,它仍然会自动出现的。为了破除这些自动出现的念头,才产生一个一个层次。那么很显然,破除念头,事实上是破除“执着心力”。当然这里是因为你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因此不可能真正破除“执着心力”,而仅仅只是减轻“执着心力”。也就是说,你所使用的那些观念,表面看来它是破除了念头,但事实上并没有破除念头产生的根本,年头产生的本质,而仅仅只是减轻了“执着心力”,因此一切禅定都是减轻“执着心力”,并不是破除“执着心力”。禅定不可能破除“执着心力”,要从原理上明白这一点。

同时要从原理上明白,在禅定中我们是在解决这些念头的,通过解决这些念头,使执着心力发生了变化。由于执着心力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禅定的层次。

那么这些观念包括“空”这个观念,“空”是其中一种观念。当我们住于“空”这种观念的时候,那么执着心力相对也减轻。这时候就会使其它念头不再产生,因为你住于这样一个观念了,所以其它念头不会产生。下面咱们看:

于执着心力并没有真正消失,因此它迟早还会重新加强。这就导致我们不得不从高级状态退失下来。在退失的过程中,我们将经历一个特殊的心理阶段,那就是体验到一种深邃的、空洞洞的这种“空”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在禅定中的时候,你使用的是一种“空”的观念,这是一种观念。从禅定中向我们现在这种状态过渡有个欲界定,经历这个过渡状态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深邃的、空洞洞的这种“空”的心理状态,你会体验到这种深邃的、空洞洞的心理感觉,这种状态是从禅定开始向欲界定过渡,它属于禅定的低级状态,也属于欲界定的高级状态,它是一个过渡的状态,交界的地方,是一种深邃的、空洞洞的这种感觉。

们从如来藏状态出来的时候,也是会经历这种状态的。从如来藏状态出来,我们先经历这样一个一对一对念头出现的高级状态,然后慢慢也会过渡到这样一个深邃的心境。只不过二者在体验是有差别的,如果你是从高级禅定退下来,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那种深邃的心境达不到你从如来藏状态出来的时候的那种感觉。你的感觉上,有一点差别,但它们本质上没有差别。

个地方都是一种深邃的、内吸式的、空洞洞的虚空的感觉,这就是咱们平时说的大悲心,悲心、大悲心就是这种感觉。

你想了解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感觉,那你就体验几个场景就行:比如说,非常喜欢的东西突然就丢失了,或者亲人突然去世了,或者你站在那个悬崖峭壁的地方向下看,站在那个很深的井沿向井里面看,就是那种深邃的、空洞洞的、内吸式的这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它有几个特征,就是深、细、悬,这就是大悲心的几个特征:深、细、悬。这种深、细、悬的感觉产生的时候,你会感觉心是空洞洞的,这就是这个“空的心境”,这是“空”所演变到其中一个状态。这是一种心理的状态,心理的体验。

这种“空”的心理状态继续发展,也就正式地进入欲界定的低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产生物质的境界,也就是空中开始产生物质的境界,你在体验到虚空的同时,这个地方就是先产生空,产生可见的虚空,前面的空洞洞的心境还是不可见的,再向下发展是一种可见的虚空,可见的虚空就是我们平时看到的蓝天怎么怎么样的,就是可见的虚空。这种可见的虚空也属于欲界定的,只要你能够看得到的虚空就是欲界定。那么你看不到的虚空,它是空洞洞的、深邃的、仅仅是一种心境,那是欲界定的最高的状态,它是向禅定过渡的一个状态,向禅定的最低状态过渡的状态。

说将来你出“阳神”,出阳神之后,你才会经历一个“还虚”的过程,这时候你才能证入这种“深邃的心境”,然后一步一步向上证。

个深邃的心境向下发展的时候,你才能够证入可见的虚空。可见的虚空,和光是同步产生的。这个将来咱们还会谈到光的产生过程,二者是同步形成的,形成之后,你才会看到虚空,就是咱们说的天空,你才能够看到天空。看到天空之后,然后再进一步发展,这时候就开始正式形成各种的物质。物质这时候才开始慢慢的形成,这个牵扯到后面物质的形成也要谈。

,我们也可以看得到欲界定也是分为一个一个层次的。在这里就是要了解“空”的演变过程,了解这个演变过程之后,你就知道我们平时为什么要使用这个“空”的观念,通过“空”去进行实证。

着执着心的进一步发展,选择性思维开始形成。这里的选择性思维,指的是“非自由的选择性思维”。这个地方有一点,这个演变过程,比如说,从如来藏出来,到我们现在这种状态,先产生一对一对的念头;然后这一对一对的念头产生之后,然后马上就产生与具体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的这些念头;这些念头产生之后,选择性思维马上形成;在这个形成之后,很快就进入了欲界定,就进入了向我们现在这种状态发展的一个过渡状态。这是从如来藏出来它的一个发展过程。

我们现在这种状态向高级禅定去证的时候,因为它是在思维内容里面发展的,在证的时候,我们为了破除那些不断出现的念头,我们就使用一个一个的观念。使用这些观念就是住于这些观念,也是使用选择性思维的,但这个它属于“自由性选择性思维”,它不和具体的物质结合。也就是说在高级禅定中的时候,它并不显现物质的相,也就是说在最高的禅定中,然后你开天眼去看的时候,并不能发现它的物质的相,是不具有物质的相的,这是一种非自由的选择性思维。

这个地方,平时空中产生的小鸟、白云这些可见的物质,它属于非自由的选择性思维。在这里你要了解一点:从如来藏状态出来整个演变的路线,和你从现在这种状态向禅定中发展,二者是有一定区别的, 因为从现在这种状态向禅定中发展,它仅仅是在思维内容方面调整,不是在思维本体和如来藏状态去调整的,它有一点区别。

才能看到“虚空”,这是因为可见的虚空是一种物质,而物质是观察与被观察关系的描述。这种观察与被观察关系只有在选择性思维形成后才同步形成,它是心物对立的表现形式,是对心物对立的描述。那么接下来就产生“空境”,空中产生的物质的境界,这个刚才咱们谈过了。

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空”是从高到低逐步演变的,空的这种从高到低的演变过程建立在执着心力由弱变强的基础之上。也就是空的演变过程也显现出是执着心力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