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專注
清凉月
选择性专注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选择性专注,另一种是无意识的选择性专注。
有意识的选择性专注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你专门去专注一件事,做数学题、做作文题等等;无意识的选择性专注,那就是走神、潜意识,你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本来是到甲地的,不由自主到了乙地,或者你坐在那里,一边去抽烟,一边思考别的问题,陷入这种沉思中,这就是走神,潜意识在发作,逐渐逐渐这个走神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稳定,慢慢的你就形成专注,比如说,你一边抽烟一边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专注力越来越强,慢慢的你就不再抽烟了,这个烟就烧着你的手,然后一下子你就从那个状态退出来,这就是潜意识的选择性专注,要掌握这一点。
而潜意识的选择性专注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必须掌握的,我们要学习那个边抽烟边思考问题的人,慢慢的就形成专注,我们对在实证中的训练,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刚开始你还能够一心二用的,逐渐逐渐在专注形成之后,你将不可能一心二用,你将必须专注于一点。这个我们要了解一下,要了解这个无意识选择性专注,一定要掌握这一点。
要了解选择性专注这两种,了解这个之后有个好处就是我们刚开始修行,都是用的有意识选择性专注,你故意这样去专注的,这个专注必须发展,发展成无意识的选择性专注,就是潜意识专注,然后才能成功的。
怎样发展成潜意识专注?刚开始我们用有意识专注必须反反复复的进行,这样才能形成潜意识的专注。这里需要了解一个基本原理,很多人为什么始终入定不了,可能就是我们平时是以有意识思维为主的,潜意识思维是辅助的,但是实证必须相反,实证必须以潜意识为主,以选择性注意为辅,最后彻底的消灭那个选择性,让它形成专注,而把两种思维功能合二为一形成专注。这就需要把这种主导的思维功能改变,把平时那种以选择性注意为主导的思维功能改变为以普遍性留意为主导。
要知道一种习惯的改变是非常难的,你必须在生活中去不断的训练,然后才能改变这种习惯,这就是为什么实证要和生活结合起来。该怎样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的时候一定要牢记一点,要抓住每分钟的时间,哪怕极其、极其短暂的时间,你都要牢牢的抓住,举例来说,坐公交车,或者在走路的时候,边走路,你边放松,骑自行车的时候,边骑自行车,边放松,或者你开车的时候,用放松的心理去开车,这时候虽然你还在用选择性注意的,但是你已经开始有意识的使用潜意识了,也就是说你开始故意使用潜意识,故意要在潜意识主导下进行实证了,一定要这样去做,然后就是稍稍有点空闲时间,马上就闭上眼,放松,暗示自己放松,这样有个好处是什么,就是逐渐、逐渐的,你能够让潜意识发挥主导作用,你能够熟练的掌握让潜意识发挥主导作用。但是我们很多人为什么打坐失败,那是因为你平时根本不这样训练,你就习惯于用选择性注意。那么上座之后,你必须首先改变这个习惯,但习惯根本就不是那样容易改变的,你平时就没这样的基础,所以你上座的时候,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你都是这样在散乱中不断挣扎,虽然你也坐了那么长时间,但这个过程基本是无效的,它在不断的挣扎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掌握这一点,平时就要培养以潜意识为主导进行活动这种习惯,只要这个习惯能够形成,实证成功容易的很。大多数人失败就失败在这里,上座的过程他仅仅指望上座那段时间去成功,这个是完全是一种妄想,是不可能的。
咱们可以看过去的人在修行中,就是稍有空闲时间,立刻回光返照,什么叫回光返照?就是以潜意识为主导,使潜意识发挥主导作用,不再是使有意识思维去坐。所以,实证是不是能够变得轻松愉快,就看你平时该怎么样了,平时在这些方面你不注意的话,那么你的实证过程就会变得非常的艰辛、非常的曲折。一定要了解,实证其实是非常非常快乐的。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实证过程很艰难、很痛苦,这个一定存在很多问题。要掌握一点就是,实证是快乐的,实证是轻松的,实证是很容易突破的,如果这几点你从来就没有体验到,那是一定存在很大问题的。
选择性专注它的重要性。
选择性专注是我们证入高级思维状态的必经之路,也就是入禅定的必经之路,必须经过选择性专注这个过程。反过来我们从高级状态向下退的时候也是要经过这个过程的。举例来说,从高级状态开始往下退,你是先盯着一个念头开始展开联想,也就是一个念头展开联想,只要你还是这一个念头,那么身体的觉受将不可能恢复。只有思维开始从这个念头摆脱,开始追逐其它念头,开始散乱的时候,身体的觉受一下子产生,一定要了解这个恢复的过程。
反过来,你从现在这个状态向定中走的时候,如果你想达到真正的这个一心不乱的状态,那么必须完成一个阶段就是身体觉受全部消失,如果你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是根本不可能一心不乱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从禅定中退下来,它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同样的,在禅定中,你还处于选择性思维专注这个阶段,就是盯着一个念头还没有真正的散乱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同样呼吸是打不开的,也就身体觉受恢复之前,首先打开的是呼吸,呼吸打开之后身体觉受才恢复,身体觉受恢复之后你能感觉到胳膊在哪里、腿在哪里,然后这时候才可以下座的。也就是先打开的是呼吸。
呼吸的打开并不是从呼打开的,而是从吸打开的,也就是深深地吸气,而不是呼气的。从这一点你也可以了解到,在观呼吸的时候,你通过观呼吸去入定,是通过呼气而入定的,而不是通过吸气而入定的。通过吸气的情况都是在下面那个欲界定,有时候你感觉到好像闭住呼吸了一样,就像咱们说的那种胎息啊什么什么的,这些大多数是借助吸气这个过程,慢慢的达到一种静。但是向上,想到禅定中的时候,必须借助于呼气,呼气,呼是一种放松,放松是一种专注,一定要了解这一点,你想借助观呼吸去入定的话,你就必须在这个地方下功夫。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下功夫?你就可以想一下,从禅定中退下来就是怎么样的,它先发起的是吸气这个功能。
选择性专注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能真正的引导我们进入高级状态,第一个就是专注度,一定是很深刻的、连续的;第二个就是潜意识的,一定不是有意识专注;第三个就是相续性,单一相续,不是复杂的,不是像那种走神那种复杂的相续性思维,在思维内容方面是比较单一的,比如说,念佛号,就盯着那个念佛号,再比如,我们观树叶飘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始终是观树叶飘落的,如果你中间不断地穿插了很多、很多的观察对象,这个往往是不是很容易。这就是我们的选择性注意只要能满足专注度、潜意识和单一相续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入定。依照这三个条件来衡量社会上的人,再衡量科学家们在专注的时候,他们就是因为这些方面没做到,虽然专注的深刻度他们也能达到,但潜意识这方面他们也无法使用潜意识专注,他们是用意识的,有的人虽然也能达到那种潜意识的,比如在梦中,专注的去做,他也能发现很多东西,得到一些灵感,但是他不是单一连续的,所以他最多、最多就是接近欲界定,这样能使用灵感,但他无法达到禅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