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專注

論專注

根據清涼月老師教學音頻整理

專注,是我們思維的一個特徵。由於我們的思維分為思維的根本狀態和思維的衍生狀態,因此我們的專注也就自然的分為:思維根本狀態中的專注和思維衍生狀態中的專注。

思維根本狀態中的專注。在思維的根本狀態,我們的專注建立在大悲心的基礎上,而且是對任何事物的平等無分別的專注,是對任何事物的心物一體的專注。

思維衍生狀態中的專注。在思維的衍生狀態,我們的專注建立在執著心的基礎上。因為此時的心具有獵奇心理,它只對感興趣的事物形成專注,只對感興趣的事物形成心物一體的專注,比如身體等,而對那些不感興趣的事物則無法形成專注,處於心物對立的狀態。

很顯然,在思維科學的實證中,如果希望在現在這種思維狀態下儘快形成專注,就必須充分利用心的執著特點。有的人一聽到這個,會馬上嚇一跳,其實大可不必神經過敏,我們現在的執著心起碼有以下兩個好處:

1、它能讓你儘快形成專注;

2、它能讓你具足覺知力,擺脫細昏沉。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善加利用,心的執著能帶領我們很快進入高層次思維狀態。這一點尤其表現在觀察對象的設置上,我們對觀察對象的設置要求做到以下幾點:

1、觀察對象能夠引起興趣;

2、觀察對象能夠引發柔軟心;

3、觀察對象不容易引發邏輯思維;

很顯然,設置感興趣的觀察對象是能否儘快形成專注的關鍵。當心能夠很快形成專注,自然就不會走神,心就會漸漸進入平靜中。在這種平靜的心境下,我們往往能夠輕鬆的對觀察對象形成持久的專注。當持久的專注形成後,心的執著自然會悄然退失。當心的執著悄然退失,而心仍然保持持續專注的狀態時,我們就進入了思維的另一種狀態,也就是定。你可以看得到,利用執著心形成專注,從而進入定中,它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

對感興趣的觀察對象形成專注 → 在專注中讓心回歸平靜 → 在平靜的心境下使專注持久 → 隨著專注的持久,執著心悄然消退 → 進入定中

通過前端時間的交流你可以看到,我們的同志在實證中,已經能夠非常純熟的應用這種方法,並在短時間內紛紛突破,達到一個高層次的思維狀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更是非常可貴的。這種寶貴的經驗,對社會上絕大多數人來說是非常難得的,因為社會上絕大多數人都是非專業人士,紛繁複雜的生活往往使他們處於心緒煩亂中,難以對固定的觀察對象形成持久的專注。當這種方法大規模推廣後,人們會通過這種方法比較輕鬆地在身和心兩個方面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