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頭的演變

念頭的演變

清凉月

“由于执着心力有从轻到重的演变过程,因此起到产生念头的心力大小方面不一样”。这个是念头的演变,念头的演变是几个思维特征的演变的其中一个表现。我们思维的演变分为几个方面的演变,包括:思维功能的演变、念头的演变、思维状态的演变等等。当然思维内容方面还包括物质方面很多特征,这些方面的演变。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是由很多特征很多功能构成的,每一个特征,每一个功能,在思维状态演变过程中,都发生了不同的演变,那么这些演变过程,我们都必须了解。了解之后我们才能顺着这些演变的过程,然后重新返回去,证入那种高级状态。

这里就是简单的介绍“念头的演变”,念头的演变是和执着心力的演变过程成正比。念头的演变,第一是念头的这些内容。内容刚开始的是比较抽象的这些念头,对立分别念头,这是从思维的状态方面来分类念头,紧接着就是和具体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的念头。这些念头它们在思维的状态方面表现为,前一个念头和后一个念头没有因果联系,紧接着念头将开始进入我们现在这种状态。这是说“念头”的演变情况,第一是和具体的人事物结合在一起;第二就是相续性,按照某一个念头展开相续性。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念头开始和具体的境界,表现为境界,也就是境界化的念头,比如说我们见到的人事物,见到的山河大地等等这些境界,就是境界化的念头。

境界化的念头,因为我们平时住于相续性思维状态的,所以你看到的这些境界,统统都是相续性的。你想证入一种状态,就是这些境界也是念头,证入这种状态必须达到一定功夫,也就是咱们过去说的,“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必须到这种状态才可以。这种状态是必须住于思维本体。住于思维本体之后,一切境界的到来,都是对这种思维本体的一种冲击一样,你将来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而不是像现在,你看到一些境界,立刻就住于这些境界。未来你将达到一种境界,就是这些境界的出现,都是对你所住的那种状态,一种明显的一种冲击,也就是明显的一种感觉。而你是住于那种,它对你造成的那种冲击那种体验,而不是住于这个思维内容。这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你必须达到的这种状态。

这种状态,如果以前有的人练过气功,在这方面有过体验,或者是你在练习禅定的过程中,达到了一个乐坐状态,你基本也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说你达到乐坐状态,外界的声音或者什么传过来,你将不再去体验那个声音是什么声音,谁在说话等等等等,而是在体验它对你造成的干扰,你不再去管那个内容了,而是管这种干扰,就是体验它是一种念头,一种干扰一种念头。

这一点又像那个小学生一样,小学生听老师讲课,然后他要打瞌睡,老师讲课的声音,内容他不了解,他只知道这是一种声音,这种声音是他需要警戒的,是对他的干扰。这个就必须在实证中,在这方面达到一定层次然后才可以。这一点和那个练气功的人一样,练气功的人是,当你证得一个微观的气团的时候,当你和这个气团保持一致的时候,那么外界的一切声音,都是对这个气团的冲击,你会去体验这种冲击的力量,干扰的力量,而不会去体验那个念头,体验外界那个声音是什么样的内容,你不会去体验它的内容。

所以这个就是,在实证中,必须住于其中的一种境界,就是住于思维本体,然后这时候,你才能够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么这些山和水是什么?境界化的念头。一切都是境界。

这是念头的分类。从抽象的念头,到和具体的人事物结合一起的念头,然后再演变为境界化的念头,这就是观心它分的层次。按照念头级别,按照念头层次的不同,观心是分为几个层次的。也就是住于思维本体是分几个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