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眼睛
清涼月
眼睛是一个光学仪器,它感知的是光这个物质,而一切物质都是建立在选择性思维的基础上,物质是观察与被观察关系的描述,所以眼睛是和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紧密关联的。使用眼睛就是在使用选择性思维,这个我们要了解一下。
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和思维衍生状态相应的,都是思维衍生状态的现象。因此使用眼睛的功能,尤其是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功能去实证,那么我们最终证入的结果就是住于思维衍生状态,也就是我们要么住于欲界定,要么住于禅定。这就是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功能去实证。
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是当前这个物质世界的一个物质体,而当前这个物质世界是个很低级的物质世界,因此眼睛也是一个很低级的物质,这种低级的物质它只能感知到低级的外界的境界、外界景物。所以我们使用眼睛的时候,那毫无疑问就是使用这种低级的物质,而低级的物质是和较强的执着心相应的,是和选择性思维的高频活动状态相应的,因此我们在用眼睛进行实证的时候,一定要对这些物质进行设置,把它设置成高级的物质,这样才能尽可量地减轻执着心力,降低选择性思维的那种高频活动。
对眼睛的使用我们既可以通过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使用,也可以通过普遍性留意这种思维功能进行使用。当我们通过选择性注意这种功能去使用的时候,我们往往看得出来眼神处于一种目光炯炯有神的状态;而使用普遍性留意的时候,眼睛往往表现出无神的状态。这是从外观上我们可以这样去看。
对于眼睛的使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证中如果我们直接睁眼去看外界景物的时候,这时候外界的光是一种低级物质,那么这时候外界的光线,它容易使我们处于现在这种低级的状态,因为这是通过直接相应的,容易处于这种状态,同时光还容易破坏静,因此一般情况下,我们在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去实证的时候,并不是直接用肉眼去看外界景物的。
使用选择性注意,我们是为了培养专注的。举例来说,我们观树叶的飘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是睁开眼直接去看那个树叶的飘落,如果我们直接这样专注地去看的话,那么我们使用的是有意识思维,使用的是选择性思维的高频活动状态,使用的是低级状态,那么这种状态是不容易证入禅定中的。所以,我们在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观外界景物的时候,我们往往是采用闭眼,用心中想,想见这种物质,想到这种物质,也就是想见,而不是用看见。
我们用选择性注意去使用眼睛的视觉功能去实证的时候,我们采用闭眼的方式去实证,也就是想见,心中想,也就是想这个树叶的飘落,就是专注地想。这就是对视觉功能的应用,看你用哪种思维功能,如果用选择性注意,就这样应用。
如果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的话,因为普遍性留意本身就是潜意识状态,这样我们就可以稍稍地睁开眼,似看非看地用眼睛的余光去观察外界的境界,那么这时候是可以去挣开眼去进行实证的,一般不会对实证造成障碍。
对于眼睛功能的使用,我们平时是最习惯于用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因此对眼睛的使用,对我们来说,实证效率是最高的,就是通过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去直接对外界的景物培养选择性专注,最终形成潜意识专注。比如说观树叶的飘落,我们直接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景物,这样去形成专注。
而使用普遍性留意,往往是住于外界景物的最基本的特征。比如说,你在打瞌睡的时候,你对外界景物,虽然有时候也稍稍睁着眼,但是对外界景物往往是似看非看的,那么这时候你对外界的景物了解的不是非常清,但是你能够觉知到外界的景物,比如说,眼前过去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物质,你往往能够知道有这个东西过去了,但是你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也就是对它更深入的、更详细的特征你不了解,这就是用普遍性留意的时候,用这种功能去进行实证的时候。那么用这种思维功能去实证时,它的过程比较漫长,不容易马上成功的,它不像选择性注意,能够快速地成功,快速地证入禅定。
所以,对这两种思维功能的使用,在可操作性方面,一般来说选择性注意更具有可操作性,普遍性留意的操作性不强。但是选择性注意只能让我们住于思维衍生状态,也就是欲界定或禅定。如果你是观整体、观美好,那你将住于欲界定;如果你观的是微观的,那就住于禅定了。
但是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就不一样,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我们将住于思维本体。不同的思维功能,对我们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使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的时候,我们将住于思维本体。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选择性注意?什么情况下使用普遍性留意?这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第一就是按照当时你所处的状态,比如说你当时处于静极生动的状态,就是处于一个比较散乱的状态,心是向外追逐的,那么这时候就用选择性注意,这个速度比较高。如果你当时是处于动极生静的状态,比如说,将要打瞌睡的状态,比较疲倦的状态,这时候你不愿意去参与外界事物的运作,不愿意去对外界事物产生反应,那么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的时候,你将住于思维本体。这是其中一个因素,按照你当时所处的状态。因为我们的实证,它是要解决我们当前的问题的,同时我们的实证,是基于当前这种思维状态,去进行实证的。因此我们要充分、灵活地运用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的特征,和它的表现去进行实证。这就是根据我们当时是处于向外还是向内这两种情况去灵活地使用选择性注意或者普遍性留意。
第二个就是根据实证的目的,你实证的目的,你想证入什么样的状态?你想证入禅定中、欲界定,还是你想回归如来藏。如果你想证入禅定中的一般的状态,那你就用选择性注意,按照你对观察对象观察的侧重点的不同,你将证入欲界定或禅定。
如果你想回归如来藏,你就用普遍性留意,用普遍性留意去实证,那么这样,你将证入一种境界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后你就安住于思维本体,这样就回归如来藏了。这就是我们使用眼睛去实证的时候,在操作上就是这样去进行的。
由于我们对眼睛的使用,最常用的就是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去使用眼睛,也就是我们经常习惯于使用选择性注意这种思维功能去使用眼睛,因此,通过选择性注意去进行实证,对我们来说效率是最高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这就是对眼睛这种功能的使用,我们注意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