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體寺



本體寺

修行與科學實證
最適合現代人的佛法修證精要
係統教學、精準有效、快速入定、早證菩提
實證輔助
在實證之前,我們必須要做一些必要的準備工作,這些準備工作有的有利於排除散亂心,使潛意識充分發揮,防止各種日常事物干擾,有的有利於培養柔軟心,使我們能夠與高級思維狀態相應,從而提高實證效率,讓實證快速突破。
實證準備,實證姿勢,實證開始與結束
1正確的實證觀念
深入學習理論,熟練掌握實證方法,讓潛意識按照正確暗示準確無誤的進行
2良好實證環境
在得暖之前,身體覺受沒有完全消失之前,實證環境非常重要。
清新幽靜,乾濕相宜,地質優良
3每天實證時間安排
按照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安排實證
午時是動極生靜時刻,有利於潛意識發揮作用
子時是靜極生動的時刻,以靜為主,清明升起,不容易昏沉
每次時間自然延長,每天8小時保證潛意識連續
4基本生活財力保障
不必為基本生活而忙碌,是保證潛意識連續發展的前提
5實證小團隊
潛意識有集體認同感,集體生活有利於潛意識發揮作用,團隊要小,多則散亂
6培養柔軟心的必要措施
掌握一些書法,繪畫技術,有利於培養柔軟心,有利於使潛意識穩定、連續發展
7姿势以静为主:标准姿势是在自然发展中形成
不同姿势服务于不同目的,与高度专注相应的姿势:
中轴线正直
头向上顶,下颚内收
身体稍微前倾
腰部自然用力
目光内视向上
自然舌顶上颚
8姿势以静为主:顺应潜意识需求,以潜意识为主导
刚开始实证可以采用自由姿势
随着思维状态的提升,跟随身体暗示调整
调整到感觉舒适,相变心不变
专注观察和体验姿势调整过程中微观运动情况,动作越慢越好
9姿势以动为辅:动态实证
实证没有突破前,静容易产生细昏沉
动态实证包括漫步,书法,绘画,形意拳等,破除静造成的各种问题,利于安住柔软心
实证一旦开始,原则上保持一动不动,使用身体与当前相续性思维状态是对应的
10开始实证前的准备
观想有利于培养柔软心的事情,保持柔软心处于连续发展状态
观察心情,对自己进行调整,排除散乱心,使潜意识尽快发挥主导作用
排除干扰,尤其是身体的干扰
制造动极生静,使潜意识发挥主导作用
11实证结束后准备
实证后,我们将需要一个过程来恢复对身体宏观物质状态的使用和体验
缓慢睁开双眼,轻轻按摩身体,柔和的活动四肢,然后开始活动
不能马上进行激烈活动,不要立即进食
不要到风大的地方
更多實證輔助專題
如何破除昏沉 清涼月 剛練禪定的人往往有一個不易克服的難題,那就是昏沉。人為什麼會昏沉、會睡眠?我們的如來藏是一個真正的永動機,根本不會睡眠。 那我們為什麼會控制不住地要睡眠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分別執著識總是執著這個身體是自己,因而不得不使用這個身體感知外界,同時不得不感知這個身體的每一分每一毫的變化,比如感知它的運動和靜止,感知它的健康和疾病。 我們這個身體不是一個永動機,它工作累了就必須休息,必須睡眠,因此,我們的心不得不感知這個身體的睡眠,因此,不要認為睡著了如來藏就停止作用了,其實沒有,他在感知睡眠這種狀態。 剛練習入定為什麼會昏沉?因為你上座後...为什么要静坐 佛教的根本任务是研究我们的思想,是研究我们的思维有哪几种状态?这些状态各有什么特点?我们该常住哪些状态?又该怎样对待其他状态?这就是我们佛教的根本任务、核心目的。 为了能在宏观上把握思维的整体状态,我们就必须跳出思维的某一个具体状态,以防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就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就是要跳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思维的事相续状态”。 如果我们对自己平时的思维加以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思维时,身体的一些相应部位会不由自主地处于紧张状态。对,就是这样,事实上身体对思维有着辅助和强化的作用,我们称之为“身体对思维的响应”。如果用打仗来作比喻,那...口 水 口水是口中分泌物的一种类型,口中分泌物具有很多种类,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不同类型的分泌物是和不同思维状态一一对应的。我们应该怎样通过这些分泌物认识自己所处的思维状态呢? 我们当前这种相续性思维具有“动”和“静”两种状态,口中分泌物是一种液态样阴性物质,这种阴性物质是和“静”这种阴性状态相应的。高级思维状态是高度专注的状态,在静的基础上,当我们向高级状态发展的时候,“专注”成分将越来越大,很显然,相续性思维的高级状态具有“静”和“专注”两种成分,这就决定了与之相应的口中分泌物必然伴随着这两种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当然,由于“静”能够“静极生动”,因此口中分...坐姿的问题 坐姿有双盘、单盘、散盘、缅甸坐等等。坐姿以自我感觉舒适为主,不要追求高难度,不能因为坐姿的不适影响了心的突破。因为我们是练心的,不是练习身体。心达到一定的层次,心柔软了,身体自然会柔软,自然能双盘起来,大道自然。 上座和下座的注意事项 因为在坐的过程中,必然的有一个放松。尤其是建立在专注基础上的放松,就放松的更加彻底。所以尽可能的避风,注意这点。尤其是身体打坐过程中的关节的部位,比如说膝盖、胯骨、股骨大转子这个位置,都要用一个薄的毛巾被或者什么把它裹起来,裹严点。第二,因为大多数采用的是缅甸坐,这样前面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垫子要垫高一点,垫至少四指吧。这样...这就谈我们对身体,在实证中应该怎样去做,怎样认识? 对于“身体一动不动”这个问题,我们要分作两个阶段进行认识: 先从原理方面:在实证初级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有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当实证有了基础之后,我们就进入第二阶段——潜意识的深化。也就是说,我们的实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完成“有意识”向“潜意识”的转化;第二步是完成潜意识的深化,也就是形成潜意识专注,也就是进入定中。那么身体一动不动这种形式,它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服务于这两个阶段的: 第一个阶段是“有意识”向“潜意识”转化。在用“有意识”这种思维状态的时候,我们使用的是现在这种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这个时候,身体...受“选择性思维”的支配,我们不得不承受当前这种思维状态、当前这个物质世界的局限,因此我们实证的首要任务,就是摆脱当前这种思维状态、当前这个物质世界的束缚。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证中必须首先不使用当前这种思维状态和当前这种物质状态,这里尤其是身体。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关系最紧密的,对我们束缚最大的就是身体。所以我们对当前这种物质世界的解决,是从身体方面去解决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摆脱当前这个物质世界,并不是说我们怎样一步一步摆脱,坐这个宇宙飞船飞出去,不是这样的。而是直接解决了一点,获得了整体的突破。解决一点就是解决身体,因为身体与我们关系最紧密、最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我们解决了身体这种物质...实证是否要吃素 清凉月老师:吃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悲心。从另一个方面讲荤食容易导致昏沉。因为一切的动物,它都是在低级的境界,都是低级的境界。你现在所见的一切动物,都是低级的境界。所谓的低级的境界也就是它经常处于散乱中。它的那个身体和散乱心是相应的,你去吃它的身体你自然得到的也是一种散乱。所以一切事物都容易让你散乱,一切的动物境界都容易让你散乱。这种散乱就是阻塞身体气脉,身体变化等等。它容易让你经常处于一种昏沉。所以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吃素,一方面培养大悲心,一方面对身体这个气脉有好处。 关于吃素 清凉月老师:吃荤、吃素,或者吃其他的等等,无论你吃什么,无论...打坐时上座和下座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为在坐的过程中,必然的有一个放松。尤其是建立在专注基础上的放松,就放松的更加彻底。所以尽可能的避风,注意这点。尤其是身体打坐过程中的关节的部位,比如说膝盖、胯骨、股骨大转子这个位置,都要用一个薄的毛巾被或者什么把它裹起来,裹严点。第二,因为大多数采用的是缅甸坐,这样前面的位置比较高。所以垫子要垫高一点,垫至少四指吧。这样能保证身体前倾,不至于摔倒,不至于向后仰,能够持久。同时初学坐的时候清明不容易升起,容易产生昏沉,所以坐的位置一定不能过高,不能坐在床沿上,有时候稍稍打瞌睡,一下子就栽下来了。所以尽量坐得靠近地板,离地板近一些,位置...如 何 时 时 保 持勇 猛 精 进 心 没有精进心,就不可能谈得上实证。如果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很好,那么就一定能经常保持勇猛精进心。 1、常念死亡逼迫(念死):死亡是我们任何人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一般人因为在死亡面前无可奈何,因此总是回避这个问题,总是想尽办法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这个事情;有的人则自暴自弃,认为趁活着好好享受享受,甚至不惜做出道德败坏的事情来。 我们实证的人,要天天把死亡挂在嘴上、记在心里,一刻都不能忘记。多说一句话,离死近一步;多照一下镜,离死近一步;无论何时何地,一定要牢牢记住在生死没有解决之前,...過午不食的前提 學長問:請問老師,觀腹部一會就很餓了怎麼辦?謝謝老師! 清涼月老師:觀腹部能覺得很餓,那是因為散亂心的原因。如果你能夠觀得住的話,絲毫都不會覺得餓。即使你一整天不吃飯也不會感覺餓。如果你觀腹部觀得好、觀呼吸觀得好,那麼,饑餓會很快解決的,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得到解決。 因為所謂的“辟谷”,其實沒有辟穀這回事,我們的身體自然會調整,只要觀得好,饑餓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所以,這個就是要在觀腹部中儘快的突破,這樣就會把這個問題解決。過去的人“過午不食”,過午不食建立的前提就是你實證比較精進,你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讓身體得到恢...不會雙盤 散盤可以嗎 學長問:請問老師,不會雙盤,散盤可以嗎? 清涼月老師:完全可以。沒腿的人照樣可以成功,所以不用去執著。因為心物是一體的,周圍的一切境界,一切物質現象都與人沒有分別。比如說:桌椅板凳是人,那桌椅板凳又該怎麼盤腿? 修行必須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要瞭解,哪是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否則,就沒法修行,沒法解決生死。我們要瞭解,思想就是思想者本身。 第二,就是要了知,思維是遍一切處的。思維無有邊際,比光速快得多,瞬間就能從這裡到那裡,根本就沒有速度的概念。因為你的思維是遍一切處的,所以真正的你也是...坐中口水多怎麼辦 學長問:坐上口水多怎麼辦? 清涼月老師:坐中口水多是入靜階段。因為心物一體,你的心進入了一個靜的境界,那麼你一定會得到與這種靜相對應的物質境界,所以這個時候就會口水多。口水多反過來也證明你現在進入了一個靜的境界,靜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因為心物一體,一定要牢記這一點。 怎樣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以靜為基礎,形成專注。一旦你形成專注,口水問題立刻就解決。所以這個問題,你要根據心物一體的基本理論去判斷。解決打坐胸悶的原理和方法 學長問:這些天感覺胸悶是怎麼回事,一陣一陣的,不胸悶時就沒事一樣,該如何解決? 清涼月老師:胸悶有幾種情況。一種情況是白天你遇到了不順心的事,胸前有個膻中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膻中穴這個地方主管情志因素,心情不好的時候,這個地方就感覺憋悶。有的人白天總感覺得到氣機悶,有時候用拳頭把胸捶幾下,長出幾口氣,這樣覺得舒服,這個就是生活中的因素導致的。生活中的因素雖然有時候不嚴重,只是稍稍心情不舒暢,但如果你帶著這樣的心情去打坐,胸悶就會變得非常明顯。所以,你就要調整白天的狀態,心情很不舒暢的時候就不要去坐,除...打坐時燥熱、心煩的處置 學長問:這幾天感覺心情煩躁不安,易怒。今天臉上還長出了十多個紅瘡,這跟打坐有關系嗎?如果有,如何處理? 清涼月老師:如果你打坐的方法不對,就有關系。為什麼呢?如果打坐時心過於緊張,那麼,整個氣機會上浮,這樣就會火性上揚,出現燥熱。這也說明還沒有脫離厭坐階段,燥熱出現則加重這種病情。如果能馬上形成專注進入定中,自然可以痊癒。但是,現在這種狀態不可能馬上進入定中。那麼,可以用一種方法來對治,用靜來對治。專門練靜,讓身體保持一個舒適的姿勢去放鬆,然後,觀想清靜的境界,主動和美好清靜的大自然境界去相應,這樣很快就會讓自己住於...燥熱與執著心 學長問:我前晚睡覺時守下丹田,結果小腹滾燙,燙得受不了,我該怎麼辦? 清涼月老師:物質是觀察與被觀察關係的描述,而觀察與被觀察的關係,建立在選擇性思維基礎上,選擇性思維是執著心強化到一定程度後,衍生出來的一種思維功能,由此可見,物質是執著心的表現形式。 很顯然,我們在實證中研究物質其實就是研究執著心,我們將通過對物質的調整而實現對執著心的調整。柔軟心是如來藏大悲心在思維衍生狀態的表現,通過《思維現象基礎研究》的學習,我們知道柔軟心能夠使執著心去功能化,能夠抵消執著心的功能,它與執著心構成一對矛盾,它們之間的相...打坐身體發冷感覺飄起來 學長問:打坐時,突然感覺自己身體飄起來了。 清涼月老師:這個是催眠的境界,也就是一種細昏沉。在坐的過程中,有些人感覺身體倒過來,有些人感覺身體慢慢地飄起來飛到空中,身體漲大、縮小等等。這些覺受統統是催眠的覺受,都不是好的現象。這些覺受的產生建立的基礎是什麼?就是專注力不夠,思想跑了,墮入細昏沉了。這些都是細昏沉的境界。靜中各種現象都有,不要留戀,這只是低層次,以後在觀想事物的專注度上下功夫。 學長問:老師好,最近打坐有時感覺呼吸停止了,全身發冷,只好退出來。 清涼月老師:這個是...墮入靜中該怎麼辦 學長問:墮入靜中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 清涼月老師:靜的境界的產生,是不對事物形成專注,這才產生靜的境界。在這裏要打破靜的境界,不需要你去一個一個找念頭,沒法找的——因為前面你是一直在放下這個念頭,這時候一旦住於靜的境界,它會有一個穩定性,只要進入某種思維狀態,它就有一個穩定性。因此,進入靜的境界,這時候念頭是不容易找的。 這時候該怎麼破這個靜的境界?從靜的境界生成的地方去破。那麼這個靜的境界是怎樣生成的呢?因為對任何事物不形成專注才生成的。所以,一種方法是培養專注力,盯著某一個事物去做非常微細的觀察,...打坐是練腿還是練心? 腿和心是一回事,不存在腿和心的分離,練腿就是在練心。如果知道物質就是心,打坐時你隨時都能讓自己在心上下功夫,就能把實證的重點放在心上,這樣就容易突破。 打坐腿疼怎麼辦?一、沒腿的人照樣成佛,沒有必要一定要盤腿,找個舒服的姿勢繞過腿,等證到一定層次,腿自然就不障礙你了。二、煉腿就是煉心,一定要從心上找原因。腿疼時要發現自己心中那執著對抗的觀念,同時讓自己的心柔軟起來,心柔軟了,不執著對抗了,疼痛自然就減輕、沒有了。三、腿最疼的時候是突破的最佳時機,因為在腿疼的時候,你的腦子肯定不會想東想西,思維不散亂也不昏沉,這個時候你就要觀察腿疼一絲一毫的變化,同時要有將軍...全真派的修行祠閣延續著道家傳統,把修行場所建在高高的懸崖峭壁上,同樣是服務於實證。我們在生活中“恐高”時的心理反應,非常接近於定中“深懸細”的心境,所以,這種懸空場所非常有利於誘導出實證人深懸細的心境。對於一個養之有素的實證人,能夠利用這種心境快速與高級狀態相應而證入高級狀態。此外,這樣的實證場所還能避免被外人干擾,創造了有利於實證的環境,這些所有的安排不是折騰,都是為了服務於實證。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們作為一個實證人,應該在真正的明師帶領下,從實證專業來接受實證前輩們的啟迪和指引,進而將這些實證成果繼續傳承。在坐的過程中,必然有放鬆,尤其是建立在專注基礎上的放鬆,放鬆得更加徹底,所以盡可能的避風,注意這點。 第一,身體打坐過程中,關節的部位,比如膝蓋、胯骨、股骨大轉子這些位置,都要用薄的毛巾被或者其他什麼把它裹起來,裹嚴點。 第二,因為大多數採用的是緬甸坐,這樣前面的位置比較高,所以墊子要墊高一點,至少墊四指高,這樣能保證身體前傾,不至於摔倒,不至於向後仰,能夠持久。 第三,初學打坐的時候,清明不容易升起,容易產生昏沉,所以坐的位置一定不能過高,避免因為陷入昏沉摔下來。 坐上之...
地址:
香港屯門新合里
三號滙賢一號1509
联系方式:
上午8:00 - 下午17:00
電話: (852)-90540084
中国手机号 (微信号):15578913787
訂閱我們的最新資訊